作品的靈感來源於我一直都很喜歡的js所創作的《殺破狼》,其中一句——“直到你/是你讓我找回自己”——讓我有了創作的源泉。靈感的來源不是整一首歌,而是這僅僅的一句很寶貴的歌詞。
什麼才算找回自己?
我一直思索著這個問題,人不能忘本、落葉歸根、以人為本,找回自己。苦笑,無奈我閱曆太淺,著實不懂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記得以前有一本書是這樣闡述找回自己:有時候會覺得心中空蕩蕩如一間殘破的廟宇,好像自己的某些部分在不知不覺中悄然離去。如果自己能克服一切困難,不顧一切地找回它們(抑或在無意識中找回自己),那麼,等自己真正有了勇氣說:“這就是我,xxx。”——那個時候,算不算已經找回了迷失經久的自己?
有了創作的衝動後,一切嗬成了引子部分。過幾天上網瀏覽新聞,又見到一起幼女被強奸的案子,心裏一陣憤怒。但忽然靈光一閃,我構思了一個從未敢寫的人物,一個被奪去貞節的少女,沈靜姝。
現代的強奸案件多不勝數,麻木了我們。所以看到這些新聞,司空見慣、見怪不怪。我並不想就此展開話題批評或評論些什麼。我隻是在想,若放在古代,女子守身如玉的年代,又會怎麼樣?古代的男子似乎都有嚴重的迷戀處女情結,他們把妻子的忠貞(第一次)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要重要。那麼,婚前失身的女子,在那樣保守的時代,歸路在何處?她們還能擁有所謂的幸福嗎?她們又將會受到什麼樣的譴責?
一連串的問題接踵而來,我一時無法承受紛亂得縷不清的思緒,隻得跑到陽台去欣賞周圍所謂的風光旖旎,暫且放下對《鳳簫吟》的創作。而幾天後,我在整理學習資料的時候,“愛蓮說”一文闖入我的視野。我立時捧起書再細細看一遍。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的失節女子的形象瞬間在我腦海中勾勒出來,於是誕生了文中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莊重、執著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和自由的沈靜姝。
而東方劍在反複聆聽《殺破狼》後,也迅速塑造出臆想中的形象和性格。一切都十分美妙而幸運。四天後,《鳳簫吟》基本成形,隻欠修改。
中考過後,我終於可以認真地再看一遍《鳳簫吟》,反複掂量,重頭至尾細細修改了一遍,這才給《鳳簫吟》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到了《鳳簫吟》的創作,我早已失去對情與愛的探討,雖然愛情在這部小說中仍舊作為一條推動情節發展的主線之一。但我試圖加入自己對靈與肉的見解,因為性、靈、肉三者歸根到底還是情和愛。性、靈、肉都是純潔的,它們的產生時間裏在每號的情與愛之上,由其升華而成。但膚淺的我,終究略輸一籌,沒有在全文中透徹的詮釋自己對靈與肉的感知。
但也收獲了不少,至少為我的新作《采蓮令》提供了創作的靈感。
當然,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