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隻眼看文壇(1 / 1)

第三隻眼看文壇

卷首語

莫言成名前的經典語錄:安然地在被窩中躺過一世春秋,渾噩自知。當筆下肆意揮灑的心情化為文字時,我將用它記錄永生。

——看來莫言成名前走的還是文藝路線呢。

葛紅兵:莫言獲獎是中國現代文化的失敗。

——話說好強大的酸葡萄心理。

10月11日那晚有記者問何三坡:如果今晚莫言獲獎了,您作何感想?不獲獎,您又會作何感想?何三坡說:作為同窗,我希望他得獎,我希望他立即宣布離開中國作協,並用他的獎金來請大家喝酒。但老實說,我更願意獲獎的是北島和鮑勃迪倫,因為我更熱愛詩人。如果今天晚上莫言沒有獲獎,也沒什麼,隻要莫言活著,他總有一天會獲這個獎。

——同行的心思很難捉摸。

我非常喜歡莫言。1988年,我從一本雜誌上偶然讀到他的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卜》,它給我帶來了巨大的驚喜。我記得那是一個夏天的午後,悶熱讓人煩躁易怒,但讀完這個小說後我心頭突然變得悲傷、柔軟。這是奇妙的力量。

——李承鵬如是說,看來莫言的小說還有心理治療的作用呢。

二十多年前,我到北大進修文學,聽到軍藝的一個老師講課,說解放軍藝術學院出了個世界級作家,他可以用五千字來描寫一片葉子的光澤。這當然太過傳奇,我頓時熱血奔流,下決心到這個地方去讀書。第二年,我考進了軍藝。

——蘇童也是莫言的忠實粉絲。

在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前,詩人馮唐微博稱,關於諾貝爾文學獎:第一,我心目中,莫言是個好小說家;第二,綜合考慮,那麼一個“政治正確”的獎給莫言可能性不大;第三,多個不懂中文的外國人在一起,通過翻譯作品去評價一個好的中文小說家,非常可笑。

——可結果還是莫言獲獎了,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