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辰不住地點頭。
大衛拿起遙控器,遞給辰辰,“你要是覺得這個節目無聊,可以隨便換台。”
辰辰哪有心思看電視,他可比不了十二年級的大衛學長,自己還有一大堆作業和書單沒有搞定呢。
他向學長告辭離開,還沒走到門口,電視裏一位女嘉賓的提問傳進了辰辰的耳朵:“請問,你有生以來為自己喜歡的女生做過最瘋狂的事情是什麼?”
辰辰推門走進新英格蘭十月的夜色中,男嘉賓的回答他已經聽不到了,此時,他腦海裏盤旋著女嘉賓的提問,那個聲音也是清冷淡漠的,很像羽悠。
如果,有一天,羽悠也向他提出同樣的問題,他的回答將是什麼呢?
獨自一個人在秋夜的涼風中淩亂,盡管雲澤給了他那麼多已知條件和解題思路,對於這件事,他心裏依然顧慮重重。
辰辰是個十足好男孩,毫無疑問,他具備好孩子們共有的特點,那就是永遠隻願常駐在自己的Comfort Zone(舒適區),不思改變,亦鮮少會越雷池一步。
宿舍區那些隱沒在小路邊草叢裏的地燈次第亮了起來,又是一個充滿童話意境的夜晚,他埋頭看著磚石小路上一片片被風卷起的金黃色落葉,它們像蝴蝶般在風中翩飛,追逐著,嬉戲著,隱沒在黑暗的盡頭……
你是不是也該去做一件瘋狂的事,證明對羽悠默默的喜歡,是一件真實存在的事情?有一個聲音這樣問他。
*****
文瑾去合唱團測試那天,是一個小雨霏霏的午後,她舉著淺藍色小花傘走了半個校園,來到了表演藝術中心的大樓前。她再次點亮手機屏幕,現在比約定時間提前了三分鍾。
文瑾踏上了藝術中心門口的寬闊台階,在門廊處收了傘,將濕淋淋的雨傘插在對開的寬大鐵門外的木質傘架上。
“噠噠噠”黑色羊皮鞋踏在藝術中心大廳大理石地麵上發出清脆的聲響,文瑾穿過大樓西翼的長走廊,來到盡頭的一個房門口停下腳步。
合唱團的辦公室在表演藝術中心一層西翼,樂隊指揮Dr. Miller(米勒博士)就應該在這裏等她。
推開沉重的大木門,走進寬敞的會客廳,輕柔的音樂聲飄揚在會客廳中,這是肖邦的《E小調第一協奏曲》。
文瑾的目光好奇地尋找著聲音的源頭,發現,這聲音是從正對大門的噴泉中發出來的。
這個室內噴泉以一組精雕細刻的大理石浮雕群為背景,幾乎占據了半個會客廳。
中央向內側凹進去的部分形成一個別致的小空間,正是一個微縮教堂的立體切麵——四根帶著濃鬱愛琴海風格的,柯林斯式高大的羅馬柱擎起上方半個圓形穹頂,羅馬柱收縮式向內延伸的布局,巧妙地增加了這個微縮空間的縱深感。
教堂盡頭的彩繪花窗透出斑斕的光彩,賦予空間宛若仙境的感覺,小聖壇上放矗立的十字架隱約可見。
微縮教堂兩旁,兩麵圓弧形的大理石牆向內圍攏,左右各有四根風格相同的羅馬柱,隔開八個大小一致的空間。每根羅馬柱之間的高台上都站著一個女神的雕像,這八位女神麵容嬌美,體態婀娜,身上都披著薄薄的輕紗,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她們眾星拱月般環繞著中間那位手撫豎琴,將半截柔美的小腿浸在噴泉中的女神。
文瑾看著這組雕像,心中猜想著,那可能是希臘神話中掌管藝術、詩歌、音樂的九大繆斯女神,中間那位蹲在泉水中撫琴的,應該是專司聖歌的波莉姆妮婭(Polymnia)。
噴泉的主體在撫琴的波莉姆妮婭麵前延展開,前麵是一片看似淩亂的岩石,泉水從九位女神身後的大理石牆壁上方淙淙湧出,順著牆壁流下來,在聖歌女神前麵彙成一個半圓形的小池。
小池中有豎立著一個帶漩渦紋的石柱,石柱上端是一組大理石雙層托盤,下麵的大一些,上麵的相對要小一些,托盤上裝飾著繁複的忍冬花紋的。托盤中央噴出一米高的白色水柱。
小池中泛著氤氳的水氣,音樂聲伴著淙淙水聲從噴泉內流淌出來,水柱也隨著音樂聲的高低變化而起起伏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