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了,湖麵上那隻孤零零的天鵝寂寞而優雅地遊向遠方,遠處的山影模糊不清,禮拜堂裏還亮著幾點燈光……
隨著本學期AP微積分課程的不斷推進,同學們的成績漸趨向穩定。高分的同學強者恒強,穩穩站在了尖子生的位置上;程度中等的同學也在努力地堅守住自己已經取得的成績;而太差的同學索性就drop(放棄)掉了這門課。
AP微積分課堂上的人數已經從開學時的十四個同學,銳減到了十一人。
辰辰在開學幾次隨堂小測成績不利的情況下,開始奮起直追。
他小學和初中都曾經花了多年時間專攻奧數,數學基礎本來就好,平時,他又肯在這門課上花時間,除了認真消化課本知識,整理筆記,還經常會自主地做一些練習題,在自己的不斷努力下,他的成績正在穩步提高。
教授這門課的馬丁博士今年恰巧又是辰辰的顧問,借助近水樓台的便利,他經常泡在馬丁博士家裏問問題。漸漸地,辰辰感到,學習這門大學難讀的課程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最近的一次階段性考試,辰辰竟然取得了91分的好成績,和韓國學霸鄭熙泰成績相同,比印度同學拉傑西和美國男孩喬僅僅低一分。
每個中國孩子都理所當然地知道這一分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辰辰當然也不例外。
如果這是在國內,老師肯定會重複那個警句般經典的比喻:低一分就意味著你被一操場的人甩在後麵了。
辰辰就讀的A校,全校總共也不到一操場的人,他自然不會被甩到那麼後麵的位置,不過,國內瘋傳的美國學校不重視分數,不重視排名,那也純屬漫天胡扯。
姑且不說,美國科學精確的GPA算分係統中,分數基本上精確到小數點後麵兩位,同學們之間在每次考試中暗自較量也是普遍存在的,與國內不同的是,他們之間的較量不僅限於考試成績,體現在方方麵麵。
在A校的計分體係中,91是A-,92是A,這可不是一個小小減號的問題,而是好學生和尖子生的分水嶺。
從排名上講,有了這一分,辰辰就超過自己的勁敵鄭熙泰,和班上另外兩個數學頂尖高手並列第一了。
從綜合成績GPA來講,目前的辰辰在所有人文類、語言類學科方麵成績都差強人意,拚上老命吐了血也隻能暫時屈居中遊。在數學成績上如果能保持那麼一點點微弱的優勢,無論如何也能為他不怎麼漂亮的GPA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拿到考卷之後,辰辰徑直接來到了馬丁博士的辦公室。
一進屋,辰辰就拿出自己的考卷,開門見山地指著上麵的一道錯題,說:“馬丁博士,我的倒數第二道題整個步驟都是對的,隻有最後一步答案計算上出了那麼一點點小錯誤,您能否考慮給我一些步驟分?”
馬丁博士表情古怪地看著他,辰辰連忙補充道:“您知道,在您看來微不足道的一兩分,對我來說非常重要,這不僅決定了我的微積分單科成績,還會影響我的GPA……”
馬丁博士的神情變得少有地嚴肅,對辰辰說:“設想一下,如果你建造了一座房子,你在最後一步出了一個小錯,房子倒了,人死了。你仍然想讓我給你步驟分嗎?”
辰辰的臉刷地一下紅了,垂下了頭,仔細思考著馬丁博士的話。
或許,馬丁博士也意識到剛才自己的語氣太過嚴厲,他看出辰辰內心還在糾結於分數問題,就開導他說:“分數其實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重要,我這麼說,你可能現在還不能馬上認同,但是,五年後,十年、甚至二十年後,你想起今天在這裏,為了微積分小測驗的成績反複和我商量,希望能提升哪怕是僅僅兩分,你會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辰辰抬起頭,迷惘地看著馬丁博士,問道:“可是,除了分數還有什麼能評判我學習的好壞呢?”
“因素很多啊,”馬丁博士說:“當然,每門課評判的內容是不盡相同的。就拿數學課來說,我不希望僅僅是灌輸給你們一些數學概念,數學公式,而是要培養你們一種數學的思維,以及縝密的邏輯性,總的來說,我會更關注你們的思考整體過程而不是結果本身,比起分數,這些能力才是將來能讓你們受益終身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