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美食節的提案(1 / 2)

穿著傳統印度紗麗的12年級學姐Seema Gupta(希瑪·庫帕塔)似乎對巴斯蒂安的說法並不能苟同,她說:“我早就覺得這種情況需要改變,就算我們國際生整體人數,隻占學校總學生人數的11%,我們也需要有我們的話語權!我們需要擴大我們的影響力!提高國際生在學校的地位!”

“別看我們人數少,為學校作出的貢獻卻是不可忽視的。”尼古拉斯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裏閃著堅定的光。

停頓片刻,他說道:“正如你們深知的,為學校SAT平均分作出最多貢獻,讓我們學校常年在Boarding School review(美國寄宿高中排名的權威機構)上高居前幾名的,是來自中國、印度、韓國、日本等國家的亞洲學生,他們具有與生俱來的鑽研精神,同時,他們還為我們學校獲得數學、物理學競賽的大獎出過力;拚殺在橄欖球場、籃球場、冰球場上,為學校在本州,乃至全國的各項賽事中爭得榮譽的,則是以我們這些身體強壯,意誌頑強的來自非洲國家,或者美籍非洲族裔的學生為主;為學校在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方麵增光添彩的是來自歐洲的法國、意大利,和來自拉丁美洲的學生……”

尼古拉斯講話時,喜歡揮動手臂,頗有點兒年輕健壯版馬丁路德金的風采。

他繼續道:“然而,事實上,我們學校的那些主流社團,像學生會、辯論社、校刊,還有學校的主流運動隊,像橄欖球隊、籃球隊、排球隊、劃船隊的領導職位上,我們國際生的人數卻是鳳毛麟角,我覺得,我們國際生不應該躲在各自國家的小社團中,應該站出來,在校園裏發揮更大的作用!”

尼古拉斯富有煽動性的話,說得大家熱血沸騰,在場有好幾個同學激動地鼓起了掌。

會長安東從善如流地說:“我讚成尼古拉斯的想法。我是上個學年末接替喬治當選會長的。我也一直努力開動腦筋思考,我們國際生聯盟究竟可以搞哪些活動,讓學校裏更多的同學體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

辰辰一直默不作聲地聽著學長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與此同時,腦子像一台電腦一樣飛速處理著各種信息。

他想起中秋節那天晚上,中國同學們在漢語老師詹妮弗家做中餐,吃月餅的場景。那一天的一桌子美食和香甜美味的月餅,聊以撫慰了大家都思鄉之情。

其實,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美味食物,美食也是文化的一種體現,能不能從這裏開始呢?

這時,坐在辰辰身旁的美智子推了推眉頭緊鎖的辰辰,說:“這個話題是你先提出來的,現在怎麼不說話了?”

辰辰正在專注思考,被她忽然一問,脫口而出道:“Inter-cultural dinner(多元文化晚餐)怎麼樣?”

“哦?查理,你能不能說說具體想法?” 安東饒有興趣地問。

辰辰在腦子裏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飲食是最容易讓人產生興趣與認同感的文化元素,各個國家的同學,如果也能在學校裏吃上一頓家鄉飯菜,一定也會特別開心;而那些美國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品嚐到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美食,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聽了辰辰的話,巴斯蒂安頻頻點頭:“聰明!至少我堅信我們法蘭西的美食文化,會讓那些美國人為之傾倒。”

半天沒有開口的韓國女孩金善英輕聲說:“可是,做起來並不容易啊。”

大家麵麵相覷,半天也沒有人發表意見。

“其實,這個想法,以前我們也提議過,但是,學校裏沒有什麼人響應。”過了良久,印度學姐希瑪才開口。

“哦?為什麼呢?”辰辰問道。

“……我們專門去餐廳做了一個調查,才知道,原來我們餐廳的餐食都是由一家很著名的營養配餐公司供應的。他們每天向我們的餐廳供應85%以上的新鮮半成品食材,當然,這些食材和每天的菜譜都按照合同中約定,嚴格遵循科學合理的營養配搭原則……”

辰辰邊聽邊記錄著,他注意到,印度學姐說話時,鼻子側麵的鼻環隨著她起伏的呼吸閃閃發光。

希瑪理了理頸間的薄紗,接著道:“我們的餐廳的員工每天隻需要進行簡單的加工就可以供應給同學們日常三餐和加餐宵夜了,所以,餐廳廚師自主權利也是有限的,當然,你更不要指望他們會做世界各地的美食。”

“我來A校前,就看到學校的官網上說,目前我們餐廳裏有一位獲得過國際烹調金獎的主廚,他應該對世界各地的美食很內行吧?”美智子略有些呆板的五官讓小小年紀的她看起來總是顯得過於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