稧子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引自宋楊慎詞《臨江仙》
東海某海島,碧波蕩漾,海浪拍打著礁石,發出一陣又一陣的轟鳴聲。
在海軍基地碼頭上,並排停放著幾艘艦艇,岸邊整齊地站著二排海軍戰士,儀表堂堂的艦長正在呼喊著口令:“立住——向右看——齊!向前——看!稍息!”然後轉身,向旁邊一位瘦瘦小小的首長敬了個禮,“報告政委,艦隊全體官兵集合完畢,請指示!”
“我姓呂,叫呂大方。”呂政委上前一步,先自我介紹了一番。“同誌們,你們辛苦了,在七、八月的大熱天氣裏,你們牢記毛主席的教導,發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連續作戰幾十個晝夜,終於圓滿完成了施工建造新碼頭的任務,比原計劃提前了整整十五天。在這裏,我代表基地黨委對你們表示親切的慰問!”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把目光轉向站在前排的一名大個子,“值得表揚的是,槍炮班班長趙東山同誌表現突出,不光帶頭苦幹,出大力流大汗,還為了掩護戰友,被一顆國民黨留下來的炮彈炸傷了腳。遺憾的是,由於他的腳傷不能完全複原,不能再在部隊服役了,經基地黨委研究決定,趙東山同誌提前退伍。今天我們是特地前來為趙東山同誌送行的,希望他回到地方繼續為革命立新功!”
“趙東山同誌,站出來!”站在旁邊的艦長提示道。
大個子向前邁了一步,分別向兩位領導敬了個禮,大聲道:“報告首長,趙東山一定服從組織的安排,到哪裏都一樣幹革命!”
呂政委走了過來,和趙東山握了握手,表示感謝。
艦長也跟著走過來,和趙東山握手道別。
趙東山從一名戰友手裏接過背包,走下石級登上了一艘交通輪船。
“現在大陸正在搞文化大革命,你要多長幾個心眼,不要輕意卷入運動之中。”小輪船離岸時,艦長揮手叮嚀說。
“曉得啦!”趙東山也揮揮手說。
一、葬送林達原
小輪船緩緩地駛離了海島,趙東山伏在船舷邊,戀戀不舍地看著山頭漸漸模糊,直至完全消失。
幾個小時後,輪船又緩緩地駛進了港灣,靠上了碼頭。
趙東山下船後匆匆走出海港碼頭,又跟著人流走向內河碼頭邊,跳上了一條小汽船。
船老大看看客人基本坐滿了,就拉了一聲汽笛開船了。
小汽船從小河道駛向大河道,又從大河道彎進了小河道,駛向一個集鎮。兩岸柳桑成蔭,稻浪翻滾,一派深秋景象。
“嘭——嘭——嘭嘭嘭——”
澄江鎮街頭上,遠遠傳來破鑼的響聲。
“林達原畏罪自殺,罪該萬死!”鑼聲過後,有人高聲叫道。
趙東山側耳傾聽,一個熟悉的名字湧上心頭,林達原,不就是自己母校的校長嗎?他忍不住在船上站了起來,探頭向岸上張望。
不一會兒,岸邊街上迎麵抬過來一口紅木大棺材,上蓋著一張白床單,書寫著“反動校長林達原”七個大字。
“打倒不法地主趙三九!”“打倒反動道會門頭頭林知聲!”“打倒牛鬼蛇神趙賴三!”“打倒……”一大群掛著紙牌、戴著高帽的地、富、反、壞、右五類分子,拖著或扛著許多泥塑木雕的佛像、神像一邊走,一邊有氣無力地喊著打倒自己的名字,跟在棺材後麵。
汽船緩緩地靠向鎮上的小埠頭。趙東山一腳跨上了岸,跟在人群後麵看熱鬧。
“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條萬緒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造反有理——”
一大隊青年學生,穿著一色的草綠色仿製軍服,臂戴著“紅衛兵”三個黃字的紅袖章,排成兩路縱隊,唱著語錄歌,邁著整齊的步伐,從趙東山的身邊走過。
“打倒美帝!”“打倒蘇修!”“打倒各國反動派!”“打倒地、富、反、壞、右!”“橫掃一切牛鬼蛇神!”“……”
隊伍來到十字街上停了下來,兩個學生頭頭一男一女跳上賣肉的空凳子上,一左一右的舉起拳頭,領著學生呼起了口號。
趙東山擠到前麵,他這才看清楚,原來那個長得楞頭楞腦站著領呼口號的男生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弟弟趙東春。六年不見,他長高多了,遠一點都認不出來了。再看站在旁邊的那個梳著兩條小辯子的女學生,長得眉清目秀怪可愛的樣子,就不知是誰家的女兒,敢那麼大膽在街上拋頭露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