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1.

故事開始的時候,是蘇格升初三那年。

印象裏初二的暑假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馬上就是個準中考生了,蘇格也沒有覺得世界陷入了一種危機感。老師和父母這些不考試的人似乎比自己這個要畢業考的急躁的多。

初二最後一場的期末考試結束,今天蘇格套上肥大的校服,頂著七月中旬北京的大太陽漫步在街上,手裏攥著張雪白的成績單。

她的成績不好,詳細地說,應該是很差。

“考高中麼,不就是高中麼,我上中專也一樣的吧,多自由啊,嗬嗬。”蘇格攤開手中的A4紙,匆匆掃了一眼,繼續團作一團,握在手裏。

手心浸了一層濕熱的汗。

明明嘴上這樣說著,心裏卻有點兒難過。

蘇格是個讓老師無奈家長們口中的所謂“問題少女”,曠課逃學上課睡覺,遲到早退交白卷,唯一的優點似乎是不抽煙不喝酒。

聽歌是蘇格唯一一個算起來在老師父母眼裏比較正常的愛好。

她在初一的時候,愛上了一個聲音,一個彈著吉他唱情歌的少年。

藝北。蘇格不知道那是不是他的真名,她隻覺得那個名字好好聽。藝北藝北。

北城藝北。

蘇格幾乎愛死了他婉轉的調子,沒有聲嘶力竭,明明是軟軟的聲調,每句都要聽的她撕心裂肺,淚流滿麵。

青春期的開始,還真是個矯情的季節。

蘇格喜歡在他的聲音裏悄悄一個人淚流滿麵。

蘇格覺得藝北這個人簡直就是個天才,每一個音符每一個字都可以唱進她心裏。她不知道藝北長什麼樣子,藝北是個獨立音樂人,有個自己的音樂小站,時常在自己人氣不高的豆瓣小站上發幾首自彈自唱的demo,聽音質應該是在某個環境下直接錄製了發到網上的,那是種最原始的錄製方式,有時候錄製工具簡單到可能就是個手機,或者dv,連套像樣的設備都沒用。也有的時候會聽到那麼幾首音質美到爆的小樣。蘇格也是偶爾的偶爾,在某個矯情的夜晚,一不小心刷新到了他的音樂小站。

蘇格也就是無聊的很,才會戴上耳機在某個很寧靜的夜晚聽了他的聲音。

此後瞬間沉淪。

那晚蘇格揉揉眼睛,小心翼翼的點了關注,低頭沉默的看著扔了一地的紙巾,悄悄的吸著鼻子。蘇格靜靜的盯著屏幕,這個人的頭像是個白色的方塊,他的名字叫“北城以北”。

北城以北。

蘇格用一個晚上翻遍了“北城以北”音樂小站的所有角落,終於在一條不起眼的評論裏發現了點兒蛛絲馬跡。是個匿名用戶發表的一小句話——藝北呀你的歌是越寫越好了啊。

下麵是北城以北的評論——你是誰?

“......”

蘇格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好可愛.....那個不穿馬甲的人還有可愛的藝北。

原來,你叫藝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