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熏熏醉意漫瑤台(下)(1 / 3)

聽他言語不倫不類,又站在那裏東倒西歪,悟空心中更是不樂。他伸臂將太白金星拉住,扶回座上。便回到大殿中央,向玉帝施禮道:

“阿彌陀佛,多謝陛下。不須勞神,貧僧早已戒酒。此次前來打擾,隻因一事不明,特來求教!”

“不知勝佛有何要事,請······請直言不妨!”玉帝見悟空一臉嚴肅,知其來者不善。

悟空轉頭左右看看,隻見李天王坐在前列,衣冠不整,寶塔也隨手扔在旁邊;往後掃視,哪吒卻正向自己悄悄招手。

他對著哪吒使個眼色,微微一笑,便轉頭向玉帝道:“近日貧僧雲遊凡間,見那南瞻部洲遍地烽煙,戎馬生郊;北方蒙古軍南下,燒殺搶掠,黎民百姓苦不堪言,不知陛下知否。”

“原來勝佛要問此事。“玉帝放下酒杯,淡淡說道:“此乃天降災罰。那宋朝皇帝,不敬蒼天,褻瀆神靈,該有此劫,悟空莫問。”

悟空正欲再言,站在一旁的張天師見玉帝有不快之色,恐他再有頂撞,急忙接口道:“大聖現在已是金身正果,在靈山佛前修行,這人間之事皆為定數,大聖不必多慮!”

“天師此言差矣。”悟空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憤然道:“想貧僧五百年前跟隨師父西天取經,一路風餐露宿,經曆重重艱難險阻;十萬八千裏路,一十四遍寒暑,正是為了造福一方百姓。如今百姓困苦尤勝當年,我等辛苦豈不付之東流?”

“大聖有所不知,那南瞻部洲不聽上天教化,皇帝更是罪孽深重,得此因果,正是罪有應得!”張天師含含糊糊答道。

“貧僧依然不解。”悟空懶得與他多言,轉頭向玉帝說道:“即然是皇帝得罪上天,懲罰皇帝即可,與黎民百姓何幹?想那凡夫俗子,每日辛苦奔波隻為活命,又如何能開罪上天?”

“凡夫俗子本是冥頑不靈,上天降罰,也是為教化他們。”張天師卻不解悟空之意,仍是一味申辯。

“教化?”悟空更加氣惱,一臉不屑的看著張天師,說道:“古語雲:‘不教而誅為之虐’。如今他們每日戰戰兢兢,性命隨時不保。一朝枉死,必然又要去那冥界受盡折磨,這便是天師所說的教化?”

見兩旁文武無一出言,悟空心中憤慨,繼續說道:“我看今日諸位安坐與天庭之上,享受無盡榮華。當年卻也大多經曆過凡塵曆練,難道你們就忍心坐視凡人遭受苦難?”

聽他言語放肆,玉帝心中不快,又恐其再使出當年心性,便默然不語。悟空見在座諸神全然沒有應答,心下大怒。卻也無計可施,他已知在此處唇幹舌燥也是枉然,不如自己去想辦法。

想到這裏,悟空便雙手合十,躬身向玉帝冷冷道:“貧僧告辭!”玉帝心中正在忐忑,忽見悟空離去,才稍稍安定。連忙起身相送,眾天神見狀,也都躬身禮送。

悟空走出宮門,忽又看到那副對聯,再想到凡間之事,隻氣的嘿嘿冷笑,拂袖離去。

將至南天門,忽感覺背後一股勁風襲來,悟空忙將身躍起。剛要回頭,那勁風又朝背心追來。

悟空微微一笑,從耳中掣出金箍棒,迎風一晃,擋在身前。他隨即落下身子,笑道:“哪吒,你又搞什麼鬼?”

隻聽哪吒嘻嘻笑道:“猴哥,好多年不見。正好手心癢癢,想看看你在靈山念佛,可曾荒廢了本領。”

剛才在殿上相見,悟空正心中煩悶,無暇細看。此時再見,他才發現哪吒與五百年前已是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