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風雲起,蒼天無情,英雄無淚。亂世,本就是英雄的時代,卻也是英雄亂葬崗。
中域之亂
唐大中十三年,帝李忱崩,尊廟號宣宗。李漼以宣宗嫡長子被矯詔擁立為帝,夔王李滋隱姓埋名躲入民間,無人知其所蹤。而這李漼登基後宦官重新掌權,殘害忠良,以致大中之治成果煙消雲散,李唐皇朝政治愈加腐敗,藩鎮割據更是愈演愈烈,大唐天下變得風雨飄搖。中域皇朝,那個讓世人曾經無限神往膜拜的存在,煙消雲散。
南域之亂
同樣是大中十三年,南詔國王豐祐意外身死,其子世隆立。世隆自稱皇帝,改國號為大禮。其朝中勇將段宗牓謀殺攝政蒙嵯巔,南詔政權自此落入段氏手中。在此隻後,南詔常年出兵攻掠大唐南境,自劍南至嶺南、安南一線,從此再無寧日。
東域之亂
依然是大中十三年,裘甫在浙東起事。一時間義軍聲勢之浩大,大有掀翻李唐王朝之勢,自此揭開了唐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東瀛平安末代政治腐敗,大量浪人為謀求一條生路出海,進而擾亂東南海疆。內憂外患之下,東海一線由此大亂。
西域之亂
唐大中五年,沙陀人張議潮率唐人起義,一舉收複吐蕃所占河隴地區十一州。沙州歸義軍由此而立,威震西疆。而這之後,曾經不可一世的吐蕃王朝,內有王族爭權,外有起義不斷,江河日下,逐漸走向分裂,高原由此大亂。
北域之亂
唐大中十一年,渤海和王大彝震病逝,其弟大虔晃即位。一改莊宗和王時代親唐之政,自此安東都護府烽火又起,大唐北境戰亂難休。在此之前,漠北高原黠嘎斯汗國強勢崛起,代回鶻而立,傲視漠北群雄。忠於回鶻王族的契丹等部則堅持抗爭,與黠嘎斯汗國勢如水火,漠北局勢從此一片大亂。
東海懸山島,一艘船正要離島而去。懸山島,那個無限神秘的地方,據說那裏有著武學的巔峰,有著文道的精髓,沒有人知道他是如何延續的,更沒有知道他是如何創造的這個屬於他的神話。近百年不涉世事的他,在這亂世將來之際,終於出世。名為島中弟子外出曆練,實則為何,隻怕隻有當事之人才能知曉了吧。
河西冷龍嶺,山腳涼亭,十幾匹駿馬正要絕塵而去。清一色的白袍黑甲烏孫馬,鐵腕銀槍滿月弓,昭示著他們那特殊的,那不容褻瀆的身份——冷龍騎士,那個自李唐皇朝還未開國時便書寫傳奇的存在,那個不管是寒門子弟還是世家貴胄都神往的地方。他們是皇朝最忠實的守衛者,他們是支撐李唐天下的不周山。
瓊州黎部萬安鎮,古老的巫族進行著他們的族會,北上中土的長老要去尋找他們的神女。昔日神女嫁與夔王李滋,想要借此保得巫族安寧,誰曾想李漼上位,夔王李滋下落不明,連他們的神女也不知去向。古老的巫族會何去何從,是被曆史的洪流湮沒,還是繼續書寫自己的傳說,巫族的老人們不知道,也無法知道,也不敢知道。
漠北可敦城,風沙肆虐中,草原的漢子們進行著他們神聖的儀式。他們的王子就要遠去中土了。黠嘎斯的王容不下他們這些回鶻的子民,為了自己的族人,年幼的王子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南下的路。他懷著一種希望,曾經的天可汗之邦,能夠和曾經那樣,守護自己的臣民——雖然他心中帶著疑惑,那個盛唐,真的還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