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味

作者:

書薦

《逃亡日》/約亞書·萊文

在溫斯頓·丘吉爾當上首相的同一天,德國軍隊入侵了荷蘭、盧森堡和比利時。德國軍隊比盟軍的戰鬥力更強,盟軍很快便陷入混亂的撤退行動中。40萬盟軍被困在敦刻爾克港口,而希特勒的軍隊就在十英裏外。

1940年5月26日,英國海軍司令實施“發電機計劃”,營救行動將包括驅航艦、遊艇和漁船在內的各種有用船隻悉數開往敦刻爾克,在兵敗的恐慌中成功撤離了盟軍338000人。英國海軍部原本隻期望能有45000名士兵從敦刻爾克撤離,但最終成功撤退的人數是其預期的7.5倍。“敦刻爾克精神”已成為英國人在逆境中發揮力量、獲得成功的代名詞。

在帝國戰爭博物館的協助下,《逃亡日:敦刻爾克大潰退親曆者口述》以營救者和被營救者的口述為基礎,為讀者展示了丘吉爾口中的“了不起的撤退”戰術教材。

《毛澤東與赫魯曉夫》/權延赤

毛澤東與赫魯曉夫,兩個性格、經曆完全不同的曆史巨人,兩個社會主義大國的領袖,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有過親密無間的合作,也有過針鋒相對的鬥爭……

毛澤東說:“赫魯曉夫有膽量,這個人也能捅婁子。我看他多災多難,將來日子可能也不好過。”

赫魯曉夫也抱怨:“毛澤東簡直就是隱藏自己思想和意圖的大師……毛澤東的有些話講得過於簡單化,有些又講得太複雜了!”毛澤東則說:“我跟斯大林隻打個平手,我跟赫魯曉夫較量還是略占上風。”

碟訊

《弱點》/美國

本片根據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當紅球員邁克爾·奧赫真人真事改編。 影片講述女主角安妮收養18歲的黑人大個子邁克,並幫助他從性格軟弱內向的男孩,改變成在橄欖球場上獨擋一麵的耀眼明星的故事。女主演桑德拉·布洛克憑此片捧走了第82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大獎。

這是一部徹頭徹尾充斥著暖氣的電影,讓觀眾暫時忘卻了影片之外的人情冷漠。無論世間的美好如何稀少,我也相信它是存在的。導演沒有使用太多筆墨去刻畫現實中的苦難,他也相信那些最初的苦難在最終的幸福麵前是微不足道和狹隘渺小的。在幸福敲門的一刹那,陰晦便會蹤跡全無。

《瘋狂的心》/美國

本片的劇情十分簡單,一個過氣的老鄉村歌手布萊克,直到遇上年輕女記者,經曆了一係列時間,才決定改過自新,結束潦倒的生活。

每個人的生活之中,都會經曆高潮與低穀,如何來度過這些生命的端口,是一個被人一再探討的話題。內心的狂野,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如何去激發沉睡的它們,是每個人都麵臨的問題。答案肯定的,理查德·詹金斯的《不速之客》中靠的對於人性的救贖,米基·洛克在《摔跤手》中靠的則是對於摔跤的熱愛的本身。這樣的G點,存在不同的人不同的部位,如何去找尋它,就看各自去如何對待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