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3 / 3)

錢句踐就這樣一個人站在不知所措的大街上,一張偽造的證書就輕而易舉幫我們換來了吃飯的行當,錢句踐頓時覺得十多年的苦讀彷佛毫無意義,那些枯索的功課恍如上個世紀的事情一樣遙遠一樣模糊。再說這十多年我們也沒學到什麼東西啊,天天就忙著謄作業和抄論文了。當錢句踐想要慶祝的時候,敲鑼打鼓的隊伍一個個來了,依稀流露著節日的氣息。元宵節本來公務員是允許休假的,太祖皇帝覺得一年十八天的公休已經足夠了。為了堅決貫徹太祖皇帝對蒙古人的經濟製裁,基本上杜絕了海路、陸路所有官方和民間的貿易,但是一百年後大明國豐富的物產自身又很難完全消耗,甚至在沿海某些富庶地區出現了富商們把大批的成品、半成品以及原料倒進海裏喂王八。我們偉大的宣德皇帝決定每年從臘月開始放一個月的寒假,另外增加了元宵、端午各五天的帶薪假。現在元宵、端午兩大節日基本上成了人們旅遊購物的高峰期。

錢句踐日記中提到的元宵節已經繁榮的難以形容了,城裏幾乎每個人都會出來看燈會、舞龍、踩高蹺,重複百年的新鳳陽花鼓沒來得及結束大夥就進入夢鄉了!本來鳳陽花鼓很受歡迎的,隻是太祖皇帝規定隻能反映大好形勢後就沒落了。宮廷樂師改編的鳳陽花鼓更讓人嘔吐,變態的是無論什麼節日都讓人聽閹割了的鳳陽花鼓。曲藝一旦僵化就隻能走下坡路了,不過倒是逼供囚犯的絕妙法門。

那天我也好不容易找到了馬戲團的工作,心情舒暢和新同事遊玩也曾到騰王閣附近逗留了一個時辰,隻不過人太多了沒看到錢句踐。如果明天碰到細心的周學士肯定會問我為什麼對那年的元宵節印象那麼深,可能稍不留神嘴笨的我又被大學士拿出翔實的史料來證明說謊。也許王侍衛的出身我記錯了,或者錢句踐的死因我也記得不真實,甚至連我自己的身世都不敢確定,但是唯一我毫不含糊的就是當年的元宵節,我可以用人格擔保錢句踐日記裏正德十四年的元宵節是最準確、最可信的一段了。

因為那年元宵節發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兒,後果我可以先透露一下:事後官方報告死亡及重傷人數達二百五十以上,輕傷不予統計,但那天我看到的情形是至少五個人中就有一個輕度掛彩。那天我心情啊運氣都特好,最有難度的騰王閣燈謎竟然被我猜中了三個,而且玩什麼遊戲都能拿到獎品。我呀甭提有多高興了,以致自己一度認為那是我單調無趣的一生中令我最快樂、最稱道的一件事了。無論是在大榕樹下的錢句踐還是在城樓上的翠紅姑娘都覺得特興奮,我們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甚至也曾近在咫尺,但我終究沒能一睹錢句踐所謂“人間極品、驚世駭俗”的翠紅姑娘的芳容。

午夜時分,元宵最璀璨的節目煙花和舞龍開始了,寧王和巡撫大人站在騰王閣上自信地注視著夜空,大街上每個人都極力伸長脖子凝視著夜空,甚至有些粗脖子不用去看殺頭就痊愈了。突然,不遠處的拱橋上人一批批地往下倒。悲劇開始了,成千上萬的人倒下,成千上萬的人沒有站起來。煙花打到了花燈上,很多花燈馬上著了,呼呼的火舌借著東風霎時蔓延成一片火海。巡撫大人馬上宣布全城戒嚴,寧王在城樓上好似僵屍一般紋絲不動。人群這麼骨牌般倒下揩油的、搶劫的、小偷小摸的仿似找到了久違的好地獄,在夜色下開始瘋狂地作案。光是我和錢句踐就抓了兩個打劫犯、五個小偷,另外趕跑了二十五個半流氓。什麼時候出事不行偏偏元宵夜出,巡撫大人放出的信號彈沒起到一點作用,不知道是過期產品還是各州府以為南昌錢多煙花放得比信號彈都遠!頓時有人喊拱橋塌了,前麵有幾個人掉冰窟窿裏了。哭聲喊聲叫聲混成一片,很多人都被踩成骨折,最可憐的就是被踩成肉泥的幾個嬰兒了!第二天,隻有贛南巡撫王守仁從豐城匆忙趕來救援。寧王叛亂失敗後才有消息說這次事故是寧王策劃的,並乘機向朝廷上奏處理了一批反對他的江西官員,狡詐的他還借此事件以賑災為名招兵買馬。拱橋被被封了整整兩年,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修好的,誰也不清楚有沒有叛亂分子在那練兵。

寧王叛亂是沒錯,但是我就不相信他能喪心病狂到這種地步,錢句踐日記裏說拱橋根本就沒塌,隻不過出事地點有幾個圍欄彎了,也許這次元宵慘案的真相永遠被史書的定論所塵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