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為何大多數偉人和那些卓有成就的人士都是在不利條件下開始自己的人生征程的呢?這方麵的例證真是舉不勝舉。

狄摩西尼是古雅典雄辯家,他的美名流傳至今。然而,誰又能夠想到,他曾經是個說話結巴的人。當他第一次嚐試著在公眾場合演講時,曾遭到台下許多聽眾的嘲笑;尤利西斯.愷撒曾是癲癇患者;拿破侖出身卑微,家境貧寒,他是在克服了極大困難之後才得到正規軍事院校培訓的。他並非人們所想象的那樣,一出生就是位軍事天才。在軍事院校學習期間,他的成績在班上一直排在第46位,而這個班總共隻有65人。矮小的身材、貧寒的家境曾一度讓拿破侖十分自卑,以至於在他早期寫給朋友的信中,時常提到自己曾產生過自殺的念頭。

在美國領導人中這類人也為數不少,如本傑明.富蘭克林、亞伯拉罕.林肯、安德魯.傑克遜等。他們都出身卑微,自幼過著十分貧窮的日子,沒有接受過太多的正規教育,也沒有其他方麵的優勢可言。

斯圖爾特是聞名遐邇的約翰.沃那梅克商場的創始人,沒有誰會料想到,當他隻身前往紐約創業時,口袋裏隻有1.5美元,他甚至沒有落腳之處,一切都需要靠自己去創造。

托馬斯.愛迪生曾在火車上當過報童;安德魯.卡內基剛剛開始工作時月薪僅為4美元;約翰.D.洛克菲勒有段時間一直幹的是周薪約6美元的工作。波斯國王瑞拉.可汗曾是波斯軍隊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土耳其國王穆斯塔法.克摩爾以前是土耳其軍隊一位默默無聞的軍官;一戰後德國第一位總統埃伯特曾幹過做馬鞍的活;許多美國總統都出生於簡陋的小木屋,沒有錢,也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

桑多是他那個時代體格與精神最強健的人,然而他年幼時異常瘦弱;安妮特.凱勒曼小時候是一個體弱多病的人,走起路來還有些跛,而她摘得了跳水桂冠,並成為全世界體型最為完美的女性之一;喬治.喬伊特直到11歲時還是個跛子,身體也十分瘦弱。一位比他年齡大些的男孩經常欺負他,常常使他不得不鼻青臉腫地回家麵對父母。年幼的喬伊特並沒有被那位男孩嚇倒,他暗暗給自己打氣,下決心一定要通過不斷鍛煉身體使自己變得強壯起來,有朝一日向那位總愛欺負自己的男孩還以顏色。沒想到,兩年之後,他便能夠輕鬆擊敗欺負過自己的那位大男孩。10年之後,他已成為世界上最強壯的人!

為何那些身處逆境的人們,最終能夠超越那些條件優越的人呢?為何一些受到過良好教育,得到過係統培訓,擁有大筆財富,依賴他人幫助的人們,最終卻被時代棄之一旁,落敗於那些外在條件明顯不如他們的“無名之輩”呢?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道理自喻:那些早期獲得優越條件的人,被人灌輸了“擁有物質財富就是成功”的觀念……他們可以把財富、朋友、影響、自己接受的教育與訓練、自己的天分作為資本。倘若他們失去了這類資本,便在人生道路上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然而,倘若一個人沒有特殊才能,沒有大筆財富,沒有優越的家庭條件,他們必須在這類東西之外尋求成功,在擺脫物質局限之後尋求成功。於是他們便會把目光轉向自身的精神力量,求助於自己的頭腦,而且通過後天不斷努力,他們可獲得名譽、財富、權力和地位。更為重要的是,隻要他們堅定自己的信念,堅持不懈地追求,最後總能如願以償!

讀到這兒你就會明白,在每一種劣勢中都埋藏著一顆優越的種子;在每一次失敗中都有一門可讓你明白自己下次如何獲得勝利的課程。許許多多成功人士都是在山窮水盡的危難時刻迎來自己人生的轉折點。在那一時刻,他們把目光轉向了內在的自我,他們放棄了對物質的幻想,向自身精神力量尋求幫助。在那一時刻,他們能夠把前進途中的每一塊絆腳石都拿來鋪就通向成功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