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一閃而過的這個人名在熟悉不過了。
劉瀟,家族企業光亞集團以能源為支柱產業,從最初的小煤礦起家到現在發展成為以煤炭為主、粗銅冶煉,鋁合金加工以及其他多種產業於一體的一家上市公司,其業務更是拓展到南美原油市場。
穆興彤腦海裏的劉瀟就是這個家族唯一的繼承人。劉瀟的爺爺是部隊裏的老將,老人家養育三個兒子最小的兒子也就是劉瀟的父親是老人家的老來子,因為最小當然深得家人偏愛。早年劉瀟的大伯參軍去了部隊、二伯醉心科研大學畢業為了方便研究更是直接選擇留校做了導師。
唯獨這個小兒子劉錦榮、頭腦靈活機敏的他真真的把一輩子活的像他名字一樣榮華富貴、錦上添花;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劉錦榮就私下利用父親的人脈倒賣原煤賺了第一桶金,看能源市場這塊大蛋糕的前景可觀他先是依托父親管轄的某黃金部隊為依托,采取承包兵工廠的方式經營粗銅冶煉、而後工廠上了規模發展成有限公司的時候徹底脫離出父親的管轄,成為擁有獨立經營權的私有製企業。業務範圍也從最初的煤礦開采和粗銅冶煉逐漸發展成如今這麼龐大的規模。
劉瀟家族的業務涉及麵究竟有多大,當年劉瀟的爺爺過世時高層的領導層親自找劉錦榮談話,明確指出隻要劉家在礦山開采上不跨越長江,隻賺取長江以北的市場高層保證不動劉家一分一毫,可是一旦觸角伸到長江以南威脅到同行業其他公司的發展,那可就真的不允許他一家獨大了。
穆興彤為什麼會想起劉瀟根源在於兩人當年曾經在國外留學的時候都是留學生同鄉會中的會員,當年在海外求學期間兩人曾多次代表各自家族參加過海外企業舉辦的一些酒會,源於這樣的基礎使得兩個人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穆興彤非常清楚以劉家的實力這幾個億的投資對其企業的發展運營不會有絲毫的影響,和劉家比起來穆興集團簡直就是小門小戶的買賣,在對方眼裏根本不值一提。
商海中的曆練造就了穆興彤雷厲風行的性格,一下車直奔辦公室她就開始聯絡劉瀟。給對方打電話之前先翻出他的朋友圈狀態看了一遍,大致了解了一下這個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最近在忙什麼,做到心裏有數她才開始翻出對方的電話號碼撥了出去。
電話的另一頭響了幾聲就被對方主動掛掉了,穆興彤愣神的功夫卻見那個號碼又回撥了回來“我說劉少爺現在都財大起初到連話費都舍不得對方花了”
一陣痞痞的壞笑從話筒裏傳出來“哎呦喂,多日不見學會罵人了;怎麼著你那不肯複婚的前夫又惹你不痛快了,他不是去國外陪女兒了嗎,離那麼遠也能惹你不痛快”
“劉三公子對我們家的情況蠻了解的嘛?王暉又找你訴苦了?”
“那麼大一塊鐵家夥你不打招呼的就從國外弄回來,他能沒苦惱嗎?我說王太太您還真是隻長年紀不長腦子,他在是你們穆家的大股東怎麼也有個職務在身上,弄個別人聽都沒聽說過的座駕上下班,你知道這會給他帶來多少流言蜚語,您為了逼他複婚都開始不折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