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南方風雲變幻之際,漠南草原上,正德皇帝親領的中路軍與韃靼的決戰也進入到關鍵時刻。
韃子騎兵眾多,小王子是當時名將,久經戰陣,但裝備落後,甚至很多人連甲胄都沒有;明軍雖然裝備很好,但部隊實力參差不齊,正德又少曆戰事,指揮能力一般,所以這一仗就打的旗鼓相當,連續激戰兩日之後,雙方都傷亡慘重,不分上下。
這樣慘烈的戰局讓眾多明軍軍官恐懼不已,所以他們在正德麵前懇求,韃子強大,還是不要野戰了,我們不是把營寨修的很堅固嗎,讓韃子來進攻多好。
但是正德果斷拒絕了這些人的請求,在這個大草原上龜縮在營寨內,士氣受損不說,若是敵人圍而不攻怎麼辦,隻有把方麵的敵人打怕了退縮了,才可以獲得大勝。
正德拚命鼓舞士氣,明天朕會親自披甲上陣,鼓舞士氣,另外養精蓄銳的騎兵也要做好出擊破敵的準備。
無獨有偶,小王子也在鼓舞士氣,明朝皇帝就在對麵,隻要吃調當麵的明軍,我們就可以再一次入關,這個時候不拚命更待何時?
小王子跟明軍拚了兩日,也知道不能再拖了,要不然增援的明軍騎兵趕來,韃靼真有滅亡的風險。
小王子此時也決定把最後的殺手鐧派出來,那就是集中使用火銃的騎兵,一舉衝開那一路戰鬥力不強的明軍,徹底摧毀明軍的士氣。
第三日天色剛明,明軍就開始布陣,因為薊鎮兵戰鬥力不夠,所以明軍無奈之下,以武鋼車護住薊鎮兵所在的正麵,而兩翼則是左右官廳,正德親領最精銳的騎兵和江彬的宣大軍作為預備隊擺在最後。
所以小王子稍一試探,看出中路虛弱後,就開始發力了,韃子的幾門大炮首先開火,與此同時數千騎馬火槍兵還有女真鐵甲兵猛的衝了出來。
這是韃子第一次出動火器部隊,從來隻有持火器殺人,而沒有挨過火器攻擊的薊鎮兵終於被韃子一陣猛烈的炮火嚇倒了,開始節節敗退,並且陣型混亂起來。明軍混亂,韃子的女真騎兵就趁機衝了進來,而明軍的步兵則湧了上來,開始了激烈的戰鬥。
韃子也有火器兵,正德有些意外,但轉念一想,雙方打了快二十年了,韃子有些繳獲也很正常。但看起來韃子的火力並不凶猛,所以正德也不緊張,一聲令下,左右官廳的主力開始進攻,意圖合圍中路的韃子精銳。
於此同時,小王子也派出騎兵包抄明軍左右,包圍與反包圍,戰場上到處都是槍炮聲,亂成了一團。
激烈的戰鬥整整打到了下午時分,雙方不斷把預備隊投入進去,到了最後正德身邊隻剩下貼身的護衛和江彬親領的精銳騎兵。
為了觀察戰事,正德帶著騎兵在前線縱橫馳騁,甚至親自與韃子搏殺,皇帝如此英勇,明軍士氣大振,更是拚命的拚殺。
見怎麼也擊破不了明軍的戰陣,戰場形勢又一次僵持起來,此時一陣急風,風沙大作,太陽甚至都有些黯淡無光,小王子見天賜良機,就把自己按照明軍模式訓練出來的一隻胸甲騎兵,讓濟農巴爾斯親自帶隊,繞過正麵廝殺的前線,直接衝擊正德親軍,擒賊先擒王。
正德也察覺到機會到來,也決定把最後一隻精銳投入進去,讓江彬親自率領,包抄韃靼的後路。這是一場王對王的決戰,巴爾斯的怯薛軍和江彬的宣大精銳竟然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