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3
鐵炮的彈丸劃破空氣,尖銳的呼嘯聲響徹關原上空。電光石火之間,站在隊列最前麵的四個士兵應聲倒地。
霧氣已經完全消散了,太陽開始微微的露出頭來。三成終於可以一覽戰場的全貌。他走到柵欄後,望著槍聲傳來的方向,一個聲音在心底出現:
“終於開始了嗎!”
左近讓士兵把中彈的三個人拖下去,然後指揮石田鐵炮隊排列好隊伍。
鐵炮隊分成三排而站,左近的鼻子都氣歪了,決戰的第一槍居然被敵方搶先,那麼石田家一定要做衝鋒的第一人。他大喝一聲:
“開火!”
“開火!”
“開火!”
每一排的鐵炮在齊射之後,有序的退到後方,剩下幾排的士兵緊接上去,填補開火的空隙。
東軍的方向傳來了哀嚎之聲,看來西軍的齊射有了效果。左近把長槍隊整頓好,所有士兵手執五公尺的長槍排列成緊密的人牆,緊張的看著桃配山的方向。
左近親自登到哨樓上,他拿起身邊的海螺號角,鼓起腮幫,憋著一口氣就使勁的吹起來。
“嗚。。。。。。嗚嗚。。。。。嗚!”
海螺的號角聲從四麵八方響起,西軍的各個軍陣同時發起了總攻。
長槍士兵們首先是在整齊的口號下一步一步的緩慢推進,無數的長槍組成了一堵堅不可摧的兵刃之牆,緊隨槍兵身後的是石田家的長弓足輕。他們手中拿的是日本的長弓,這種弓達到了兩米以上,比士兵的個頭還高。長弓的射距不遠,但是準確性和殺傷力很大。是一種大弓巨矢類型的武器,所以他們要在槍兵的保護下貼近敵軍,然後進行齊射。
長槍士兵也叫槍足輕,足輕是戰國時期對於步卒的稱呼。槍足輕就是裝備了名稱為長柄的長槍的步卒。與我們想象中的不同,槍足輕在戰場的前端和敵軍進行對抗時,不是用長槍去戳擊敵人。而是排成了一整列,伴隨著口號把長槍舉到空中,然後用力的往下拍打敵人。就這樣循環往複,動作和打稻穀十分相似。這是因為長槍的長度很長,槍身帶有一定的柔韌性。如果直接戳擊,槍頭的晃動很容易讓目標脫離。就算戳中了,槍身的彎曲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槍頭的突刺能力,造成的傷害不是很大。而進行拍擊的話,槍身的慣性加上從空中加速落下的力道,很輕易就可以把地方的士兵拍暈,拍擊的力道甚至可以直接砸癟敵人的盔甲。
左近此時早已從哨樓上下來,他騎著花馬跟在槍隊的背後。既是督戰也是指揮。等足輕們進到了合適的距離,左近一聲大喊。
“衝啊!”
槍兵端起長槍就朝敵人猛衝而去,方針迅猛而又不失整齊。士兵們猶如出籠的猛虎。每個人都拚了命的想在戰場上立下戰功。
還有些士兵麵露懼色,他們被脅迫著一起衝向敵軍。在石田軍中,很多人都是被臨時拉過來的農民,他們稍加訓練就被推上戰場。貪生怕死也是常事,畢竟以石田封地的能力,是湊不夠六千人的隊伍的。
西軍與東軍的黑田長政家和細川忠興家的士兵首先接觸上,兩方的士兵都在拚了命的拍擊長槍。不下一會,雙方就開始出現傷亡。
左近依然騎馬徘徊在方陣的後麵,他命令弓足輕開始搭弓射箭。弓足輕們聽到命令,停下了腳步,在組頭的指揮下開始裝箭,然後全隊開始了有節奏的齊射。一撥又一撥的箭矢從空中穿過,掠過正在廝殺的槍足輕的頭頂。如同雨點一般落在黑田軍的頭上。遭到箭擊的黑田軍開始不支,不少士兵紛紛後退。
在石田軍的西側,宇喜多秀家和小西行長也同時發動了進攻,與之對峙的是東軍的前線主力福島正則。戰場西南高地的大穀吉繼等軍團則在攻擊東軍的藤堂高虎和京極高知。
關原的第一槍已然打響。東軍與西軍的前鋒部隊都在你來我往的互相廝殺,兩方實力不相上下。
三成來到三門弗朗機的陣地上,主炮的炮手是從征伐朝鮮戰爭中俘獲的一個朝鮮士兵。他正在校準弗朗機的炮位角度,三成拋去主將的身份,和炮兵們一起搬運彈藥,開始填裝炮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