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1
【日式年號】慶長五年九月十五日(西元1600年)日本關原
清晨的關原彌漫著山霧,晨風吹動著旗幟,鼓噪出獵獵的聲音。隱隱約約的迷霧中,無數士兵手握長槍和鐵炮(火繩槍),宛如一個個鐵塑的雕像般佇立。它們的表情充滿緊張和期待。
草地上不時有幾隻戴勝跑來跑去,它們揚起帶有漂亮羽冠的頭顱,滴溜著小眼睛,好奇的打量這些士兵。
戰場上的霧氣過大,一時半會無法消散。濃濃的白霧之中還能看到敵方影影綽綽的身影。除了旗幟的股噪聲和戰馬時有時無的響鼻,周圍彌漫著死一般的寂靜。
今日就是日本最大的決戰,天下將會因為這場戰鬥而決出勝負。關原,也要注定因為這場戰鬥而被永遠的載入史冊。
關原的位置位於美濃國的不破郡,北邊是伊吹山脈,南邊是鈴鹿山脈,西臨今須山,東麵則是緊靠南宮山,是一塊東西四公裏,南北約兩公裏的盆地。而決戰的主戰場就發生在關原盆地的中央。
在淩晨時分,東西軍都在夜色的掩護下陸陸續續抵達戰場。西軍在主帥石田三成的指揮下,開始使用鶴翼陣進行布陣。東軍也緊隨其後。在早上六點左右,東西軍完成了各自的布陣。開始進行戰役的對峙。
位於戰場東側的是主帥三成率領的石田軍,總數約六千人。在三成西邊位置的,同時也是關原中央的,是主力部隊宇喜多秀家和小西行長的士兵,總數約兩萬人,分成五段布陣。接著往西是三成的好友大穀吉繼,率部四千人,和其他的小大名的一千五百人部隊。
整個戰場的最西麵則是位於鬆尾山的小早川秀秋部隊,他率領著一萬五千人擔當西軍的鶴翼。
這僅僅是西軍在正麵戰場的布置,除此之外,在東軍的背後。還有毛利軍團率領的三萬人駐紮在南宮山上,隨時準備從身後襲擊東軍。
正麵戰場采用鶴翼陣,背麵還有毛利來夾擊敵人。三成覺得這次勝算非常大。他看著在眼前飄散而過的霧氣,長長的呼吸了一口。三成的部隊在戰場的最前端布置了一些馬拒和鐵炮柵欄。長槍隊的足輕緊接其後,騎兵們則據守在最後方,隨時準備在形勢危急的時候進行支援。
除此之外,陣地上還裝備了三門弗朗機炮。射程可以有效覆蓋整個戰場。三成來到陣前,他拿出一個足輕手裏的鐵炮把玩起來。鐵炮是由葡萄牙人在種子島傳入日本的,這是一種新式的火繩槍。子彈的填裝方式和弗朗機一樣,在扳機的部分纏繞著一段猶如蚊香緩緩燃燒的火繩。隻要輕輕扣動扳機,燃燒的火繩就會撞擊到槍管後方的火藥池中,火花引發的在槍管中的爆炸會迅速推動彈丸射擊出去。即使一個訓練多年的武士,在中了鐵炮一槍之後,性命也難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