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沉穩忍耐:狼族永不敗北的戰鬥策略 (3)(2 / 2)

他逼著大兒子又學了一年瓦匠,打下一定基礎後,再花錢送他去跟一位姓康的師傅專門學習砌土灶的技術。在當地砌一口既好燒又省柴的土灶可不容易,康師傅在這方麵卻有一手絕活。現在,康師傅已故去,大兒子代替他成了方圓百裏砌土灶的行家,每天拿著瓦刀忙得不可開交,日子過得十分殷實。

小兒子呢,念完高中,沒有考上大學。這個農民便送他到村裏小酒坊去學釀酒。學了一段時間,小兒子就覺得技術已學到家了,想自個兒也開間小酒坊。他對小兒子說:“用了三兩天就能學會一門手藝?做夢吧。你得老老實實給我學,直到手藝拿得出手為止。如果不能比別人更高明,那就等於沒學。”不久,他把小兒子送到一家學院自費學習釀酒。後來小兒子到一家酒廠當了技術員。現在,10年過去了,小兒子已成為那家蒸蒸日上的酒廠的技術權威和主管生產的副廠長了。

想一想這位農民的教子哲學,我們不難悟出這樣的道理:人生在世,安身立命,養家糊口,你必須有一樣拿得出手的本事,不學無術,得過且過,沒有掌握半點拿得出手的本事肯定不行;雖好學肯幹,但目標散,用心不專,這樣本事雖多,卻大都水平一般,沒有一樣拿得出手也不行;淺嚐輒止,“半罐”既安,不能學精學透,直抵製高點,這樣雖有一樣本事,仍然拿不出手,還是不行。

人生成功的秘訣,濃縮起來其實就是這幾句話:把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是絕招,你必須要有一樣絕招拿得出手!

擁有一項關鍵能力,成為某個方麵不可多得且不可或缺的人物非常重要,更為重要的是擁有一種不會過時的思維方式和認真投入的行事態度,那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財富。

下麵是一個人在深圳闖蕩時的一段經曆:

在家鄉印刷廠,我在輔機上已做了近五年,技術一流,輔機上其他人員無一能比。但廠裏老師傅大有人在,升上主機的可能性一則極小,二則就是有,輔機上其餘年齡和工齡都長過我的人肯定排在我的前麵。聽不止一個去過深圳的人說,深圳是個年輕的城市,在那裏人才真的可以不拘一格。

於是我雄心勃勃地打起了行囊。

深圳的印刷業在全國都有名,不僅先進,而且聽說以前甚至流行過一句順口溜叫“要想發,搞印刷”。我的確很快就應聘成功,為了給隨後的盡快提升打基礎,我仍從輔機幹起,並很快成為骨幹,廠裏的許多重要活似乎隻有安排給我做老板才會放心。

這樣堅持了十一個月,臨近一年時,趁公司製定次年的工作計劃之機,我去找到老板,向他表明了我想上主機學習的願望。他問為什麼,我說我在輔機上再幹下去已沒有什麼潛力與前途,並且也不可能幾年如一日地一直幹輔機不思進取呀,另外我盼望公司能給我學習的機會,否則還不是和內地一樣,我不是白來深圳了嗎?

老板是位六十歲的壞脾氣、黑臉膛的老頭,那天他出乎意料地很有耐心地聽完我的話,他說他做老板十一年,這十一年來,公司招收新職員時,他們關心的問題大多是薪資、福利,隻有少數人問過公司會怎樣培養他們成為一個能長足進步的技術人員。他說在這少數人中,我是最特別的一個。他說你能有上進心固然應該,但為什麼不能換個思路來考慮這個問題呢?比如潛心做好現在的工作,擁有一項關鍵能力,成為這個方麵不可多得且不可或缺的人物。他說公司隨後還要擴大生產,添加輔機,如果我能真正成為這方麵的權威,不僅在這個公司,就是將來出去在這個行業也將是獨領風騷的,也會得到相應的地位與報酬。他說在當今的社會,年輕人所缺乏的不是廣泛的經曆,而是真正的技術。

我到深圳本是為了離開輔機,結果卻是決定了在輔機上做下去。寫信將此事告訴了父母,母親說那不是和在內地沒區別嘛,我說有,這區別就是深圳有人會告訴你為什麼應該還在輔機上幹。

迄今為止我都視這位老板為我的恩師,盡管他沒有教過我哪一點技術,但僅憑“擁有一項關鍵能力,成為這個方麵不可多得且不可或缺的人物”這一句話,就會恩澤我一生,因為它帶給我的是一種不會過時的思維方式和認真投入的行事態度。

和上麵這位朋友一樣,你隻要把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擁有一項關鍵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有一樣拿得出手,在職場生涯中,你就不會輕易被否認。由此,職場中的朋友們應該在夯實自己的“關鍵能力”上跟狼一樣,多一點兒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