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韓國語的閱讀理解教育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鄭春梅
摘 要: 韓國語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其中以溝通交流為中心的教學法受到人們的青睞,這種教學法注重理解和表達,以語言的聽說讀寫為中心。本文介紹了正確的理解教育的概念及有效的實施方法,特別是閱讀教學的實施方法,有助於提高韓國語學習者的理解溝通能力。
關鍵詞: 韓國語 理解教育 閱讀教學
引言
語言是一個社會的成員把自身的經驗和知識儲存後傳授給下一代並創造文化的代表性的活動方式。人們通過語言認知世界,進行解釋、再創造等多種多樣的思維活動。語言理解活動可以分為聽和讀兩種,聽是通過聲音得到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閱讀是通過文字得到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
1.理解教育和教育法的變遷
隨著印刷物的急增和各種新聞媒體的發達,人們不僅得到各種信息的領域擴大了,而且信息量急劇增長。所以,語言理解的重要性更強,隨之培養理解閱讀能力也更重要。以前外國語教學法是語法翻譯式教學,後來強調講授法,以聽為主。現在的教學法不是停留在單純地聽後重複或翻譯,更強調對文章的意思積極解釋、推測、評價。
2.理解過程的類型
文章的理解過程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強調語言功能的類型,另一種是強調閱讀者角色的類型。強調語言功能的類型是從單詞、句子、段落等這樣從小單位開始的方式逐步理解整篇文章的,這個過程強調詞彙和語法,學生處於被動,實際上對語言的理解是從閱讀者的假設、猜測開始的。強調閱讀者角色的模型是閱讀者調動自己的背景知識,不僅僅依靠單純的語言翻譯。這種模型強調文章的意譯,整個過程要求閱讀者的主動參與,發揮語言處理能力。但是閱讀的過程不能隻選其中的一個類型,閱讀是包含解讀和理解這兩個過程的,所以兩種方式應融合在一起,相互作用。
3.理解教育的實施
韓國語教育的目的是理解文字並利用它進行交流溝通。為了順暢地溝通,學習者應熟練掌握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雖然這四種領域各自分離,但有相互彌補的關係,其中聽力和閱讀是理解能力領域。最近的韓國語教育由此文字為中心的教育逐漸變化為以理解和表達為中心的教育,語言的首要功能是理解溝通。目前,韓國語能力考試改革後閱讀的比重明顯增加,閱讀理解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在理解溝通能力當中,閱讀在信息的獲得和文化的兼容方麵比任何東西都重要。韓國語學習者容易接觸到的資料大部分以文字的形態出現,隻有閱讀理解其文字才能理解內容。從這方麵講,說閱讀在理解溝通上占據核心位置也不為過。在閱讀教學當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把多種類型的原文作為閱讀材料。提供給學習者純正的原文資料很重要,比起文學作品,對學習者更適合的閱讀材料是像新聞、廣告、雜誌、收據等日常生活中接觸頻繁的材料。(2)指導學習者碰到生詞時根據全文脈絡進行猜測。(3)鼓勵學習者廣泛攝取閱讀材料進行泛讀,不要過分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