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品質十六 忠誠—人生最大的財富(2)(2 / 3)

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對黨和人民赤膽忠心的愛國將領彭德懷就是一位公而忘私、忠軍愛國的楷模。古往今來,中外的軍事家無不努力爭奪兵權。彭德懷是從舊軍隊過來的人,也知道兵權對於軍隊將領的至關緊要,但是自從他以身許國、投身革命,就隻為黨和人民爭革命的兵權,而毫不計較個人的兵權。平江起義時,他把一團兵力和所有銀元全部交給了黨,組建了紅五軍,為中國工農紅軍增加了一支主力部隊,以後發展為紅三軍團。1930年,紅一軍團和紅三團會師長沙城外,組成紅一方麵軍。彭德懷主動提出,由紅一軍團領導兼紅一方麵軍的主要領導,而從未考慮個人職務的正副高低,並在戰鬥中以實際行動維護紅一方麵軍總前委的正確領導,說服三軍團幹部服從黨對軍隊的統一指揮。長征過後,軍委決定恢複紅一方麵軍番號,任命彭德懷為總司令,毛澤東為總政委,彭德懷又提出為保留井岡山的旗幟,取消三軍團建製的意見,將三軍團並入一軍團。他這種以革命為重、大公無私、顧全大局,不計個人權利的高尚人格品性,使全軍上下欽佩不已。

那些真正忠誠愛國的人總是將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置於第一位,在他們心目中,首先是國家和人民,最後才是自己。為我國的國防事業鞠躬盡瘁,被稱為"兩彈元勳"的鄧稼先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代表,正是有了這樣一批勇於奉獻的人,中華民族才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梁。

鄧稼先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學生時期就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1948年就讀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鄧稼先不到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隻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9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1958年秋,鄧稼先參加了中國秘密研製原子彈的工作,放棄了名利,也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了。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後,他自己帶頭攻關。在遇到一個蘇聯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助下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解決了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鄧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裏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鄧稼先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二人的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

工作中,鄧稼先強調親臨第一線。他冒著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10年的單身漢生活,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驗,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先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裏仔細檢驗。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他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他的肝髒被損傷,骨髓裏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後,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去裝雷管,並首次以院長的權威向周圍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1985年,鄧稼先回北京開會,醫生強迫他住院並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平靜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臨終前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1986年7月16日,副總理李鵬前往醫院授予鄧稼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9年國慶50周年前夕,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鄧稼先追授了金質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鄧稼先用自己的行為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忠誠和愛國。即超越個人的得失,將自己的才華和生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自己的祖國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