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過了一個又一個世紀,直到恐龍滅絕了,鱷魚家族還是未能恢複往昔的繁榮,如今在平原和大森林中再也難覓它們的身影。它們躲到了沼澤、湖泊、河流中去生存,唯一保持不變的隻有那時不時流淚的特性,但是人們對它們流的這種淚不再抱有同情的態度,而是把"鱷魚的眼淚"當成是假仁假義的代名詞。
而蚯蚓家族呢,它不但用汗水為人類貢獻了大量的肥沃土壤,而且用汗水換來了家族的繁榮,現在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有蚯蚓大王的子孫。
這雖然隻是一個詼諧的童話故事,但是卻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很重要的啟示:一個人隻有成功地控製了自己的情緒,才能夠走向成功。
一個人成功的最大障礙不是來自外界,而是自身,除了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做不好之外,自身能做的事不做或做不好,那就是自身的問題,是自製力的問題。
如果你能夠恰當地掌握好情緒,那麼將在別人心目中留下"沉穩、可信賴"的形象,你的人生也必定會因此而受益匪淺。
駕馭好自己的情緒,增強自控能力,是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成功人生的重要法則之一。
冷靜沉著,遇事應付自如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要著急,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冷靜、沉著。
--狄更斯
強生並沒有十分過人的才華,也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卻成了全美國人心中最優秀的青少年楷模之一。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18歲的約翰·強生是一位美國高中學生。他住在北達科他州的一個農場。1992年1月11日,他獨自在父親的農場裏幹活。當他在操作機器時,不慎在冰上滑倒了,他的衣袖絞在機器裏,兩隻手臂被機器切斷。
強生忍著劇痛跑了400米來到一座房子裏。他用牙齒打開門栓,爬到了電話機旁邊,但是無法撥電話號碼。於是,他用嘴咬住一枝鉛筆,一下一下地撥動,終於要通了他表兄的電話,他表兄馬上通知了附近有關部門。
明尼阿波利斯州的一所醫院為強生進行了斷肢再植手術。他住了一個半月的醫院,便回到北達科他州自己的家裏。過了一段時間,他已能微微抬起手臂,並能夠回到學校上課了。他的全家和朋友為他感到自豪。
美國人為什麼喜歡強生呢?有的說,他聰明,用鉛筆打電話,還會用嘴打開門。有的說,他喜歡幹活,我們喜歡勤勞的人。還有的說,他身體真棒,一定曾努力鍛煉身體,不然早沒命了。
一位學者概括了這些人的回答,人們除了佩服他的勇氣和忍耐力外,還有一種遇事冷靜沉著的精神。他一個人在農場操作機器,出了事後,冷靜沉著,頑強自救,所以他是好樣的。
強生的冷靜還體現在這樣一個細節:他把斷臂伸在浴盆裏,為了不讓血白白流走。當救護人員趕到時,他被抬上擔架。臨行前,他冷靜地告訴醫生:
"不要忘了把我的手帶上。"
一個人在關鍵的時候,在危難之中能夠保持冷靜,不僅是一種可貴的品質,而且也是戰勝困難、避免危險的重要條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有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婦,她的丈夫雷諾在馬奇諾防線被德軍攻陷後,當了德國人的俘虜,她的身邊隻留下兩個幼小的兒女--12歲的雅克和10歲的傑奎琳。為把德國強盜趕出自己的祖國,母子三人參加了當時的秘密情報工作。
一天晚上,屋裏闖進了三個德國軍官,其中一個是本地區情報部的官員。他們坐下後,一個少校軍官對著一張揉皺的紙就著暗淡的燈光吃力地閱讀起來。這時,那個情報部的中尉順手拿過藏有情報的蠟燭點燃,放到長官麵前。情況變得危急起來,雷諾夫人很清楚,當蠟燭燃到鐵管就會自動熄滅,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的生命將告結束。她看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兒女,急忙從廚房中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說著輕輕地把蠟燭吹熄,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但是,輕鬆沒有持續多久,那個中尉又把冒著青煙的燭芯重新點燃,"晚上這麼黑,多點支小蠟燭也好嘛。"他說。燭光接著發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仿佛成為這房裏最可怕的東西。雷諾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軍那幾雙惡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一旦這個情報中轉站暴露,後果是不堪設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