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致遠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毅然選擇了艱深但卻有光明未來的電機課程。後來,楊致遠在4年內完成了學士及碩士學位。快畢業時,他也試了幾個合適的工作機會,但他很快就發覺自己還未準備好去社會上工作。他說:"我有碩士學曆,但欠缺經驗和成熟度,那時才27歲,心根本都還沒定下來,所以我決定繼續留在學校。"他選擇了研究工作,一邊準備博士論文,一邊和另一個合作夥伴費羅成立了一間小型辦公室。不久之後,他們建立了自己的網站--雅虎。到1994年冬季,雅虎實在是太成功了,而糟糕的是楊致遠還不得不為博士課程大傷腦筋,於是他終於決定了放棄博士學位,認真地開始考慮將雅虎的服務變成一項事業。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楊致遠說:"教育在我的家庭中是很重要的,然而,我的家人更明白像創辦YAHOO這樣的機會很難得,不容錯過。我計劃將來再返回斯坦福完成博士學位,目前我會全力以赴發展YAHOO!"。楊致遠終於成功了!幾年後,YAHOO不但成為了全球訪問量最大的站點之一,更重要的是,它的發展是世界互聯網發展的一個裏程碑,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已在其投資者中造就了近10個億萬富翁。
夢想是推動楊致遠不斷奮鬥進取的重要動力。也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試想一下,人的一生如此漫長,要是沒有一點點夢想,沒有一點點激情,那這樣的生命是否太枯躁了一些呢?
在以前上小學的時候,如果學生在課堂裏"胡思亂想",也就是做白日夢的時候,老師肯定會暴喝一聲:"心思都到哪兒去了?上課不準開小差!"要是學生鼓起勇氣對老師說出自己的想法時,老師還會略帶嘲笑地訓斥學生:"你也不瞧瞧你的模樣,真是白日做夢!"當然現在觀念已經有所改變,但如何去看待"白日夢",特別是家長、老師如何看待孩子的"白日夢",支持、鼓勵還是嗬斥打擊,還沒有完全得到正確的改觀。
夢想是青少年成長的翅膀。越來越多的科學試驗表明:夢想對人的成長發展有極大幫助。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科學家哈蒙做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哈蒙在美國芝加哥市抽取40名小孩作為實驗對象。這40名小孩在年紀、智商等各方麵非常接近,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這40名小孩都被送往相同的學校接受同樣的教育。其中唯一的區別就是哈蒙定期對其中20名進行有關引導、鼓勵他們去做夢(白日夢)的教育,而另外20名則沒有受到如此教育。結果是在這40名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第5年檢測出:20名接受白日夢教育的學生中,6名是知名律師,5名成為大學教授,3名是大型公司的老總,2名進入政界成為議會議員,農場主、醫生各1名,隻有2個人是一般公司藍領工人;另外20名沒有接受白日夢教育的學生中,律師、醫生、大學教師各1名,其餘都成為一般公司職員,甚至有一名成為了以乞討為生的流浪漢。結果中的差異如此明顯,夢想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夢想可以讓一個人的生活充滿自信和激情。正如一位哲學家所說的,一個人有了夢想,就像在路途中認出了北鬥星一樣,可以在你迷路的時候指引你走正確的道路。
你也許還記得阿拉伯神話故事《天方夜譚》,"阿拉丁神燈"可能是大家最喜歡的一段,那麼你肯定曾幻想自己手中能有這樣一盞神燈:隻要用手摩擦一下,就能從裏麵跑出一個精靈,能幫助你實現心中的願望,而且它還不止讓你實現三個願望呢!
而夢想就是隱藏在你身上的那個精靈,隻要你決心喚醒它,它便能使你的人生無往不利。隻要你不拴住自己的想像力,隻要你下定決心,那麼你所做的夢遲早都會實現。對此,世界頂尖潛能大師曾經這樣說:"我們抱著什麼樣的目的,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