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帶來的資金拿出來和弟弟們一起做點實事,洪衍亢確實是這麼打算的。
可讓他真正打消了所有後顧之憂,願意傾囊而出,卻是因為隨後又發生了這麼幾件事。
首先是端午節後不久,洪衍文的嶽父一家來洋樓看閨女和外孫女的新住處。
洪衍亢這時才知道,原來京城這邊還有一門姻親是廳局級的官員。
別忘了,他來京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找找政治上的門路。
於是盡管便很驚喜地邀請洪衍文和許家人去京城飯店用了餐,還主動拿出一些禮物相贈。
而許家也對洪家這位來自香港的闊綽親戚熱情有加。
席間許秉權不但一再保證香港回歸之後,政府對任何曆史問題都既往不咎,必定會全力保障香港繁榮與安全。
他還誠邀洪衍亢在重文區投資,願意給不少的優惠政策。
最終在相聚甚歡的氣氛下,眾人盡興而歸。
甚至就連洪衍文在許家人眼中的地位,也因闊氣的洋樓和海外關係的雙重作用,又大大高升了一步。
而且洪衍亢還遠沒有想到,即使是這樣的政治關係,對於住在京城的洪家人仍舊不算得什麼。
很快,洪衍武、水清和陳力泉又帶他去看了一場海防歌舞團的演出。
他這才發現,自己兩個當廚師的弟弟竟然和入了“顧委”的將軍兒子是稱兄道弟的好友。
而且這個將軍之子居然還是紅透全國的音樂才楊衛帆。
人家本身就是正師級別呢,連香港都知曉其大名。
了不得啊!
有這樣的人物對他親熱的叫著“大哥”,還親口保證洪家絕不會吃倒賬,有問題可隨時找他,那還擔心什麼啊?
所以從這時候起,洪衍亢認為已經完成了香港那邊的家族使命。
再額外鑽營,把錢花在尋找其他政治靠山上,已經完全沒有必要了。
那他帶來的錢,自然可以用作他途了
而除此之外,京城這邊的洪家人對待財富的態度,也很讓洪衍亢驚訝。
像六月底的時候,洪祿承就在一次家宴後跟子女們商量了一件事。
老爺子宣布,“大酒缸”從開業到如今,總共淨利得了一萬六千塊錢。
而這筆錢,他打算贈給街道辦事處兩千,居委會兩千,派出所兩千。
其餘的一萬塊,也不打算留了,想的是為福儒裏的居民們做點實惠的事。
於是專門為此征詢家裏人的意見。
結果聽了老爺子的話之後,洪家的孩子們沒半點猶豫,當場統統點了頭,還特別積極的為這筆錢能幹點什麼出謀劃策。
像洪衍爭首先提議,要為福儒裏年過六旬老人們發米發油。
他國人講究尊老,關心老人是傳統美德。
而且這錢是從“大酒缸”來的,老人是主要顧客,這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洪衍文跟著進行補充,他認為尊老雖很有必要,卻不能忘了憐貧惜弱。
對於經濟特別困難的家庭和殘疾人,同樣要想到。
繼而洪衍茹又想到了孩子們,尊老也應該愛幼啊。
好不好像咱家老宅花園子似的,也給孩子們在萬壽西宮裏找塊地方,弄個滑梯、轉椅、單雙杠什麼的?
但不得不,最後還得屬洪衍武的主意最驚人、最巧妙、也最周全。
他的倡議居然是蓋廁所!
當然,別看乍一聽是有點難登大雅之堂,但按照他的話仔細一琢磨,竟然是最有道理的。
洪衍武的理由如下。
“千百年來,咱們窮苦的老百姓光忙著解決吃喝問題了,根本顧不上解決拉撒的問題。但實際上這方麵同樣重要。因為這是生活裏必須的環節。”
“可你們大家想想,咱們入廁又是什麼樣條件啊?這眼瞅這就已經到了夏了,這個時節胡同茅房的味兒,別人了,恐怕可以把一切神靈從院子裏熏跑,無論是善的,還是惡的。”
“冬也一樣,四麵露風,一地尿冰,蹲會兒就得凍屁股,老人特別容易滑到摔跤。還有呢,燈泡壞了也沒人管,常年夜晚伸手不見五指。一黑,孩子們都害怕,不敢進去。”
“所以我認為要改變這種狀況,這才是真正的惠民之舉。千萬別看廁所,憐貧惜弱,尊老愛幼,每個字都能在這件事上體現出來。整個福儒裏的男女老少都能跟著受益。”
“再了,咱家還住在這條胡同裏,這同樣能惠及自身啊。難道你們還有誰不願意上幹幹淨淨的廁所嗎?”
“所以我的想法是要打破老百姓腦子裏廁所就代表髒臭的概念,讓咱們胡同的廁所要變成瓷磚鋪就,幹淨亮堂、燈光明亮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