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九章 因禍得福(1 / 3)

百一九章因禍得福

獨孤如願聽說家裏出了大事,忙飛馬從關隘駐地趕回。

並且帶回了一封勒索信。

信上說:“如果你不乖乖把關口的兵符交出,就殺滅全家。”

原本隻以為是一場惡作劇,當成玩笑沒有在意。

沒想到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帝都天子眼皮子下麵,犯下大案。

朝野震驚,皇帝親下口諭,要求嚴查,揪出凶手,懲治不貸。

但結局可想而知,自然是毫無進展。

豈能如此不了了之?

當即將門下省、中書省幾位元氏皇親一擼到底、回家種田去了。

在天子腳下、帝都洛陽發生這樣的事情,傳出去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

獨孤如願更是生氣。

隻是找不到出氣的出口,也無可奈何。

前前後後查了三天,連對方是誰都毫無眉目。

氣的獨孤如願幾乎要生病咳血。

萬幸隔壁楊府大夫人楊雨簾,是個幹練精明的女人。

不僅心思細膩,常來照顧女眷顧屬、安慰眾人驚慌失措的心理,更是才幹過人,能與召集來的工匠們共同探討房屋修繕之事,完成工時工錢的計算。

不但是街坊鄰居都誇讚楊雨簾是個女強人、女能人,大名連深居皇宮的嬪妃宮娥,都久聞大名。

“不敢不敢……”楊雨簾聽聞,永遠隻是一副謙虛謹慎的樣子來回應。

其實她最擔心的,恰恰是自己太有名了,把自己相公因中劇毒不能主持事物的真相,給暴露出去。

楊愔的情況不太樂觀。

所中劇毒,經京師最好的郎中們集中會診,得出結論:此毒來自於蜀山苗疆,中土能夠辨識之人,多是宗派掌門,或者氏族大家,遠水解不了近渴。

即使是運氣好,能得遇在外遊曆的世外高人,知曉了毒理,中原也不一定生有解藥,能來得及采摘回來。

楊雨簾很著急。

如果楊愔沒了,自己年紀輕輕,就守了寡不說,撇下偌大的一家子人,應該如何是好?

況且上次來的殺手,明顯就是衝著楊家來了,要是聽說楊愔不在了,保不準還會再來。到那個時候,自己又該怎麼辦?

身死魂滅倒沒甚可怕,一生不過四十載,陪自家相公一同去了陰間,也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但關鍵扔下兩個孩子,無依無靠,甚是可憐。

可能是獨孤如願猜到楊雨簾想法,也可能是為了表示對楊家的感謝,在一次府外街頭回見時候,似乎是裝作有意無意的,問了一句是否願意兩家結成秦晉之好?

楊雨簾心想著:這豈不是“兄弟成連襟,姊妹變妯娌”的一番美談?

不過,獨孤如願似乎並不願意這樣,隻是先拿出了一張婚書。

楊雨簾按照世俗,優先哥哥,便添上了楊影的名字。

可並不了解事件發生具體細節的獨孤如願,卻許配上了二姑娘獨孤蓮心的名字。

原因很單純,大小姐般若的生母,如羅小,雖是正室,但,是鮮卑族。

若與世代為中原士族的弘農楊氏聯姻,在名望上,二小姐蓮心生母崔月眉,出自清河崔氏,更為合適。

般若知道此事後,很著急。因為她已經喜歡上了,救自己於危難之中的,少年楊影。一聽說父親將妹妹的名字寫上婚約,許配過去,心裏一片有苦難言。

楊光知道這件事後,也很火大。雖然理解,如果婚書隻有一個,優先兄長的規矩。但,自己明明喜歡蓮心,卻被獨孤家家主許給了哥哥。一想到將來可能與自己最喜歡的人,生活在同一片屋簷下,卻得喊“嫂嫂”的尷尬,不覺怒衝中來,悲向心生。

楊雨簾救回了楊影和獨孤般若,知道其中內情,也覺得不妥。但自己一個婦道人家,對方畢竟是一家之主,既然這樣寫上了,自然也是有人家這樣寫的道理,不好多問。

蓮心倒是沒覺得有什麼問題。畢竟是個貪玩的野丫頭,連兄弟二人誰是兄誰是弟,其實都還沒分清楚,也談不上什麼喜歡不喜歡,爹爹娘親讓嫁,那就嫁唄!反正有言在先:喜好騎馬射箭,不愛打扮女紅,過了門要由著性子,若是管我壓我束縛我,我可不幹,必往回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