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回 落霞明,水無情 坑爹來了(一)(1 / 2)

話說秦家堡最後一個保險當宣布無力償付天價保險額的時候,早就被秦家要倒的小道消息嚇壞的人們,拿著保險單瘋一樣地擁堵西嶺腳下秦家商鋪,瞬間衝垮秦家堡所有人的心理防線。

此等境況,和當年樂安錢莊大擠兌如出一轍。

秦東萊的擔憂不幸言中,秦老夫人看著堡外擠滿要債的人,不時地搬走秦家堡裏麵的書畫古董玉器抵債,想著兒子的話,急怒攻心,暈倒。

秦老夫人是秦家堡的支柱,她一倒,秦家堡人心更加渙散,不時爆出誰誰誰卷款而逃,消息傳到老夫人耳朵裏,讓她老人家氣上加氣,病得更嚴重。

不過,老夫人還是很頑強的,清楚地知道在危機麵前,秦家將麵臨什麼。

她一邊用秦家堡的老麵子穩住高利貸要債鬼,一麵送信夜叉島,表示要轉賣手裏的一些東西。

顧家琪讓人回複,沒興趣,壓根兒都不看秦老夫人送出的東西。

秦老夫人躺在病床上,想了想,又出一折,讓秦二叔拿著她的名貼,請朝庭出麵平衡市場,得到肯定回複,她又讓人把魏商們都召集起來,在樂安聚個會,共同商討如何解決這場大混亂。

卻說魏國第一大商行秦家堡兌付失效,引發出堪比七級海嘯一般的經濟民生大危機,銀市又一次大震蕩。這時候,顧家琪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夠置身事外,獨處孤島了。

大小魏商們紛紛致信酈山商行,讓他們把酈山公主請出來,不求她收拾秦家的爛攤子,好歹出麵鎮鎮局麵,鬧得太厲害大家都是要吃虧的麼。當年大家歃血為盟,成立這個帝國貨幣流通控製中心,就是為著防止類似的金融大災難爆發。

這也是即將成為魏朝一國之後責無旁貸的責任,至於在什麼時候,皇後要為魏國的經濟財政負責,那是個謎,大家說酈山公主有這樣的威望、這樣的能力、這樣的財力解決問題,那就是有了。

顧家琪被扣上這麼重一頂高帽子,又是身為忠君愛國絕不含糊的顧家人,再不出麵救市就太說不過去了。

因而,她出島了。

顧家琪踏上海林的海岸,迎接的老百姓是一波擁著一波,跟海浪拍岸一樣,沒個盡頭。有的人看到海上移進的船的帆,就相信自己手裏的保單不會變成廢紙,哪怕顧家琪沒有足夠的家產兌付,她的背後,還有整個大魏朝。

馬車緩緩駛入樂安商廈,也就是魏商們平時聚會討論重大問題的地方。

顧家琪下車的時候,受到隆重而熱情的歡迎。短暫寒暄過後,主持這場大會的高陽王說因為勢態緊急,客套話也就不多說了,召集大家來的主要目的就是看大家能拿出多少流動資金,化解世麵上的萬千保單。

新戶部尚書是方雲鶴的族人,他說大家這樣要齊心協力,他們的貢獻陛下是全都看在眼底的,並記下的,以後有機會回報大家的。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穩定民心,不要讓他們被敵人煽動搞出更可怕的事——民變。

高陽王說從秦家那邊報過來的數字看,保額缺口在這個數;具體是定額消化,還是大家募捐統一消化,看在座諸位意思。

眾商看向酈山公主:您的意思?

兩個官方代表也頻頻做暗示,隻要酈山公主這時候略做表現,就能夠爭取深厚的商業政治資本,她要登基為後保管沒人阻撓。

顧家琪笑道:“兩位大人,在商言言。”

這話聽著真是太冷血了,可對於商人們來說,這話真是太實際了。官府有事的時候,就想到他們這些商人;沒事的時候,就可著勁兒地收稅征稅,不把商人當人看。要錢贖買秦家堡捅出的天大婁子,沒問題,拿東西來換。

他們不介意拿錢買有用的東西,但是,介意替已經可以去死的秦家堡買單。

高陽王請戶部尚書和他的侍郎幕僚商議,方尚書請酈山公主開條件。顧家琪動動手指頭,侍女們拿出早就列好的條款,等著官府方麵商討。顧家琪一點都不怕人知道,她有備而來,就是要借著這個機會大賺一筆。

她這樣坦蕩蕩,倒讓其他人藏著掖著的人急了,紛紛開出自己的條件,買山,買地,買礦,還有人提出買鹽道的運營權。各種要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戶部尚書抹把汗,好在他們也是有備無患,拿出蓋有國璽印的契約,一個審核,一個登記,一邊簽字,一邊收銀票。大家心裏其實都是爽歪歪地,跟著顧家的混,果然油水多多。

不需要爭,不需要搶,誰出價高,就是大運河戶部尚書也敢賣。

正當奸商們買入國有資產、投資國有事業的時候,冷顏怒眉的秦廣陵,像鬥士一樣,衝進會所正堂,身邊一票氣勢洶洶的秦家人。

秦廣陵憤怒地指控顧的陰險卑鄙,喪盡天良。

照秦廣陵的話,顧家琪就是害得秦家名譽掃地家破人亡的罪魁,雙方之仇,不共戴天!

秦廣陵要在場所商人們,一起裁決顧家琪,剝奪顧所有的財產,宣布她的死刑,就像曾經他們逼迫她、卞衡安放棄兼並計劃的時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