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兩隻老虎(6)(1 / 1)

《還在看此書的各位朋有你們好,我已將新博客及浪(微)更名為秋去秋在來,歡迎大家前去指教。秋在來這個筆名僅臨時用於起點本書。由於無法及時更新和其他諸多原因,今後的內容將不再這裏更新。但是我會堅持將西遊記解讀完,請大家耐心關注我的博客。謝謝你們的支持。》奎木狼最終沒有被滅掉,而是接受了改造,也與他的身份有關,他是西天路上的守護神,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就算是他改變了形像不穿黃袍改穿西裝了,隻要是他怪,接受改變與教育那也是必然的。有人會說孫悟空通過這件事學會了事故,在之後遇到妖怪會尋他們的主人,將他們帶走而不是滅掉他們。就像孫悟空在書中第三十二回說得那樣:“若是天魔,解與玉帝;若是土魔,解與地府。西方的歸佛,東方的歸聖。北方的解與真武,南方的解與火德。是蛟精解與海主,是鬼祟解與閻王,各有地頭方向。”這樣的言論是否代表了孫悟空不肯再滅妖怪,隻想著將他們趕走,以免得罪他們背後的主人。我們要知道神仙代表的是群體而不是個人,並不是說群體就不能消除,而是有些群體的存在是有其必然性的。就比如:清朝的慈禧太後與她手下的太監,大太監安德海因為行為不端雖然被殺了,但是隨後就出現了李連英來接替他的位置,隻要有慈禧這位大神仙存在,她的手下就不會被消滅,不管是安德海還是李連英都是一樣的。二人的不同就是一個是西天路上的妖,一個是神仙身邊的神獸,而孫悟空所做的就是把妖變成神獸,這種觀點也不能說是錯誤。孫悟空在豬八戒、沙僧的大力協助之下消除了黃袍怪的兩個兒子徇私和妄法,又與豬八戒、沙僧共同護衛白花修返回了寶象國。見到了被變成猛虎的唐僧,“八戒飛星去驛中,取了行李馬匹,將紫金缽盂取出,盛水半盂,遞與行者。行者接水在手,念動真言,望那虎劈頭一口噴上,退了妖術,解了虎氣。長老現了原身,···”孫悟空為什麼不先救唐僧而是先除怪呢?豬八戒代表的民眾態度在白龍馬代表的意願指引下尋回孫悟空代表的本心,孫悟空回歸之後先是拘住了黃袍怪徇私和妄法的果,救沙僧脫困獲取他的信任與支持,又使豬八戒和沙僧協力滅掉了黃袍怪的兩個兒子,說服百花羞,戰敗並改造黃袍怪,使其不再怪,回歸本該麵目,仍為西天路上的守護神-奎木狼星宿。孫悟空之所以先要做這些,是因為這些因素是唐僧變虎的原因,隻有先消除和改變了這些才能改會唐僧的形像。為什麼隻有孫悟空可以恢複唐僧的好名聲?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從白骨精說起,我們遇到類似與白骨精的問題,為什麼會被訛上?他們訛我們或是騙了我們,自知是上當受騙同他們鬥不就可以了麼,即是他們理虧怎麼還會最終使他們傷害了我們呢?這不外乎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因為事件本身存在的表麵現像,顧及周圍人的態度與評價,顧全好名聲對自己的影響;還有一個就是黃袍怪在作怪,他徇私與妄法的行為結果縱容了那些惡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惡人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而黃袍怪隻以息事寧人為目的,間接助長了惡人的氣焰,最終達成了惡人的目的。西遊記改變這些現像先從白龍馬代表的意願開始,即而轉變豬八戒代表的民眾態度,然後回歸孫悟空代表的本心。什麼是西遊記中孫悟空代表的本心呢?那就是願意維護公名與正義而又不拋棄自身利益的真實想法。就像幫助別人而被訛上一樣,有誰會不傷心,麵對公眾說不後悔,還會再做的話,能是真心話嗎?就算是,會有幾個這樣的人!他們的言語能代表大眾嗎?舍己為人當然是很高尚,但是為人的都舍沒了,就會隻剩下損人利己的人。所以黃袍怪要變身成奎木狼星宿,作為西天路上的守護神,使為人者不因舍己消失而是能夠保全並最終壯大。當然這個過程還要有豬八戒、沙僧代表的大眾群體言論態度與行動,對於孫悟空所代表的出於維護公名和正義內心真實想法的聽從和支持。唐僧師徒在遭遇白骨精之時,孫悟空雖有維護公名與正義的想法和目的,但是他的行為過程本身影響到了公名和正義,又為大眾群體所不能接受,最後唐僧顧及豬八戒的言論而驅逐了孫悟空。這裏也有唐僧隻顧名聲和豬八戒代表的大眾態度的因素,而不顧及本心的真實感受,在遭遇黃袍怪之時就被變成了,人人畏懼的猛虎。孫悟空能恢複唐僧的好名聲,是孫悟空先東海洗澡改變了自己的形像,被豬八戒所接受,把自認為的維護公名與正義,變成了與豬八戒、沙僧一起維護公名和正義;是唐僧代表的好名聲又重新得到了孫悟空代表的本心、豬八戒代表的態度、沙僧代表的行動共同維護,在改變黃袍怪回歸百花羞之後,也就有了恢複唐僧名聲的基礎和前提。唐僧的紫金缽盂就是他的飯碗,也是唐僧基本需求的憑障;水是天下財糧的根本,在西遊記中一般是指錢財。孫悟空用唐僧紫金缽盂中的水恢複了唐僧的真像,是在告訴眾人,做好人隻是盡己所能,還要以個人的基本能力為底線,隻有這樣唐僧所代表的公名與正義才會被大眾接受。那西遊記中的這個觀點能被我們所理解和接受嗎?這個問題嗎·····(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