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前言(2)(1 / 2)

隻有付出,才能有所回報。也許你的投入無法立刻得到相應的回報,也不要氣餒,應該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點。回報可能會在不經意間,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現。最常見的回報是晉升和加薪。除了老板以外,回報也可能來自他人,以一種間接的方式來實現。

天道酬勤

偉大的成就通常是一些平凡的人們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而取得的。對那些勇於開拓的人而言,生活總會給他提供足夠的機會和不斷進步的空間。人類的幸福就在於沿著已有的道路不斷開拓進取,永不停息。那些最能持之以恒、忘我工作的人往往就是最成功的人。

人們總是責怪命運的盲目性,其實命運本身還不如人那麼具有盲目性。天道酬勤,命運總是掌握在那些勤勤懇懇地工作的人手中,就正如優秀的航海家總能駕馭大風大浪一樣。對人類曆史的研究表明,在成就一番偉業的過程中,一些最普通的品格,如公共意識、注意力、專心致誌、持之以恒等等,往往起很大的作用。即使是蓋世天才也不能小視這些品質的巨大作用,一般的就更不用說了。事實上,正是那些真正偉大的人物相信常人的智慧與毅力的作用,而不相信什麼天才。

牛頓無疑是世界一流的科學家。當有人問他到底是通過什麼方法得到那些偉大的發現時,他誠實地回答道:“總是思考著它們。”還有一次,牛頓這樣表述他的研究方法:“我總是把研究的課題置於心頭,反複思考,慢慢地,起初的點點星光終於一點一點地變成了陽光一片。”正如其他有成就的人一樣,牛頓也是靠勤奮、專心致誌和持之以恒來取得成功的,他的盛名也是這樣換來的。放下手頭的這一課題而從事另一課題的研究這就是他的娛樂和休息。

牛頓曾對本特利先生說過:“如果說我對公眾有什麼貢獻的話,這要歸功於勤奮和善於思考。”另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開普勒也這樣說過:“隻有對所學的東西善於思考才能逐步深入。對於我所研究的課題我總是追根究底,想出個所以然來。”

純粹靠勤奮和毅力能產生令人驚訝的成果,這令許多傑出的人物都懷疑真正的天才的存在。天才比人們通常認為的要稀少得多。法國著名作家伏爾泰認為天才與普通人隻有很細小的區別。貝克萊認為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詩人和雄辯家。熱羅德斯則認為每個人都能成為畫家和雕刻家。洛克、海爾特斯和狄德羅認為所有的人都具有相同的天賦。一些人在從事的範圍內隻在善於掌握和運用一些理智運行的基本規則,這樣就能超乎一般,即成為所謂天才。但即使我們完全相信勤奮和努力能創造奇跡,也完全承認那些取得傑出成就的人也是意誌堅強、不屈不撓的人,但很顯然,如果沒有驚人的天賦的話,不論你如何遵循理智和思維運行的規律,也不可能成為莎士比亞、牛頓或貝多芬式的人物。

命運掌握在勤懇人的手上。

英國物理學家及化學家道爾頓不承認他是什麼天才,他認為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勤奮。約翰·亨特曾自我評論道:“我的心靈就像一個蜂巢一樣,看來是一片混亂,到處充滿嗡嗡之聲,實際上一切都整齊有序。每一點食物都是通過勞動在大自然中精心選擇的。”

隻要翻一翻一些大人物的傳記,我們就知道大多靈敏傑出的發明家、藝術家、思想家和各種著名的工匠,他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非同一般的勤奮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他們都是惜時如命的人。

天道酬勤,要想成為天才,就要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一旦養成了一種不畏勞苦、敢於拚搏、鍥而不舍堅持到底的勞動品性,則無論我們幹什麼事,都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即使從事最簡單的技藝也少不了這些最基本的“品格”。羅伯特·皮爾正是由於養成了反複訓練、不斷實踐這種看似平凡、實則偉大的品格,才成了英國參議院中的傑出輝煌的人物。

一點點進步都是來之不易的,任何偉大的成功都不可能唾手可得。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德·邁斯特說過:

“耐心和毅力就是成功的秘密。”沒有播種就沒有收獲,光播種,而不善於耐心地、滿懷希望地耕耘,也不會有好的收獲。最甜的果子往往在最後成熟,有一句格言說:“時間和耐心能把桑葉變成雲霞般的彩錦。”當然,隻有愉快地工作才能耐心地等待。一份愉快的工作心情是極為難得的財富。它能促進工作的順應性,使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正如一位基督教主教所說的:“基督徒的品性的精髓就是中庸不倚。”智慧的精髓就在於愉快與勤奮的結合。愉快地工作是成功之道、幸福之源。也許人生的最大快樂就在於有目的地、朝氣蓬勃地工作,一個人的信心,活力和其它種種優良品質都依賴於它。

一個人有沒有出息,不在於你處於什麼環境,幹什麼工作,關鍵是看你怎樣對待環境,怎樣對待工作。你的態度會直接決定著你的命運,因為天道酬勤,命運掌握在勤懇工作的人手上。

熱情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