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在實踐(2 / 2)

重在實踐,關鍵在於做到“與實踐相結合、與本職工作相結合、與學院長遠規劃相結合、與黨的建設目標相結合”,通過主題黨課、集中宣講、形勢報告、理論研討、專家輔導等方式,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手段,抓好學習教育,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作為教育工作者,重在實踐,尤其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於以培養學生技能為主的高職院校而言更為重要。高職院校所要求的教育理論實踐化就是指教育理論工作者要深入、回歸教育實踐,從實踐中提煉理論並把理論運用於實踐,接受實踐的檢驗。對於教育理論,必須紮根於教育實踐的現實土壤,教育者要想做到“春江水暖鴨先知”,除了深層意識上對實踐的發展真正尊重外,還必須親自去關注、深入到中間環節,觀察教育實踐靜悄悄發生的變化,在和教師密切的日常交往中,在與學生的教學授課中,體驗到危機的前兆,鑒別著哪些理論已經暗淡無光,哪些理論仍然生機勃勃。

然而,在現實教學中,當一種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實踐出現時,教師的教學習慣往往率先抵製,因為他們的教學習慣己經使得他們的教學程序化、規範化,對於教學的問題可以按照既定的思維模式解決。而新的教育理論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在當前各種評價體製下,教學的失敗可能意味著教師各種利益的損失,教師很難願意冒這樣的風險,因此,教育理論再教育實踐中的運用可能會出現“新瓶裝舊酒”的狀況。

因此,要做到教育實踐理論化,必須改變兩方而的教學習慣:一方麵教育實踐主體必須充分認識自身的價值,全而正確地認識教育理論,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理論,學會與教育理論主體對話、交流,並勇於發表自己對教育實踐或者教育理論的理解和看法;另一方麵,教育實踐主體不能習慣於備好課、上好課,把教育實踐當作經驗性的技術活動,而是應該學會主動學習理論,選擇正確的、適合的教學理論,

最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能搞疾風暴雨式的運動。中央有明確的目標要求、方法步驟: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目標,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學習教育、聽取意見,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整改落實、建章立製的方法步驟。

參考文獻

[1] 李社.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J].理論與當代,2013(6).

[2] 王義全,殷衝,張劍.高校黨的群眾路線學習教育的認識與實踐[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