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網從“知心”開始獲利
田範江和他的百合網,則在Web2.0的浪潮中看準SNS的機會建立了嘿友網(交友)和天仙配(婚戀)。他們所做的事情,就是要把傳統的婚介行業搬到網上,當然,不會是“全盤照搬”。
很多人不滿意傳統的線下婚介服務,因為那些公司所要做的,無非是通過隔斷男女雙方的信息來收取服務費,但他們也同樣不滿意於現有的一些線上婚介服務,因為現有的很多線據介紹,國外網絡婚介近年來出現了迅速發展的局麵。2004年12月,美國網絡婚介服務商eHarmony獲得1.1億美元的風險投資,成為當年最大的風險投資案例。2005年上半年,美國“網上婚介”的營業額估計高達2.45億美元。
“我們自己的員工,我個人的朋友,都已經有成功案例,其中也包括我的大學同學。我們做這個事情對別人有用,是甜蜜的事業,這是我最自豪的。”田範江津津樂道於在他們網站上發生的一個個成功的婚戀故事。
據介紹,百合網下屬的天仙配網站的注冊用戶已經超過了200萬之多。這在誠信度備受置疑的網絡婚介行業是一個不小的數字。網絡婚介的生意模式大同小異,多數都是在網上搜索照片和資料,一方麵百合網“來的晚”,另一方麵這個模式也很難有所創新,百合網憑什麼吸引眾多用戶?
按照田的說法,他們的突破來自於部分地克服了“知人知麵不知心”的難題,通過心理測試去實現相對精確的匹配,這才是用戶紛紛湧來的最大原因。當前社會中每年的離婚率之高,說明了婚前的個性匹配是如何重要。而美國eHarmony取得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自於其獨特的心理測評係統。用戶經過該網站的心理測試,可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個性,而基於測評的推薦模式則保證了用戶資料的真實性與準確性,提高了婚介服務的效率與潛在成功率,據說eHarmony已經幫助近千萬人找到了理想伴侶。
百合網借鑒了eHarmony的模式,同時融合了中國人的心理特點,在心理科學研究機構的支持下,開發、完善了一套心理測評係統。這套係統每天最多隻為一位用戶提供三個精選的匹配對象,從而保證了溝通質量,提高了成功率。完成由眾多心理學專家們開發的個性測試和用戶注冊過程,“大概需要20多分鍾,如果他操作不是很熟悉,有可能需要40分鍾。這是由我們基於心理測試的商業模式所決定的,同時也是看用戶是否有婚戀的迫切需要,他是否很認真地對待網絡婚戀。它們將評測個性中50個以上的維度,從而有助於幫助用戶認識自己和建立長期的關係。”
目前百合網的收入來源主要是會員費,“我們每天給你推薦三個,當你需要跟對方取得聯係時,就需要支付一定的會員費用。當然,如果你不願意交費,那麼你能夠發展幾個用戶加入,也可以免費。”田笑著說:“它足夠有趣,足夠科學,也足夠保護隱私。”
2005年8月,美國風險投資商MAYFIELD攜手GSR對百合網進行了200萬美元的投資。“投資人最看重的是我們適應變化的能力和執行力”,田和他的團隊從2005年1月底開始建設天仙配網站,6月底上線後用戶群迅速就達到了10萬之多。
百合網現在的重點是完善和開發產品,同時迅速提升用戶數。“我們的目標是到年底250萬用戶,2006年的目標是用戶群達到1000萬。”百合網的模式能夠被複製嗎?田範江並不擔心:“這裏有兩個不容易複製的‘引擎’。其一,其他公司可以複製我們的心理測試題,但從測試題到生成一份心理分析報告,卻還需要一套經得起檢驗的科學方法論。其二,成百上千人之間的相互匹配也許並不複雜,但百萬人、千萬人之間的匹配就是需要相當複雜的係統能力和科學分析框架。”
隻有令客戶更為滿意,令客戶擁有更好的滿足感,企業才能真正的馳騁商海。在長尾效應中,由於它同目前最先進的數字技術相結合,以小眾文化需求為主體,采取的是一一對一的生產銷售模式,從而能使得企業的連接供給與需求匹配服務做的更好,從而令企業擁有了更強的企業競爭力。當你在看完上述的一些案例後,你一定會發現到長尾效應的這一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