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為自己築道安全門
有人將法律比喻為空氣,因為它就像空氣一樣環繞在我們周圍,似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缺少了它,我們的生存將失去保障;缺少了它,會不自覺地引發人們的心理恐慌。法律又像一道安全門,通過它可以遠離危險境地,到達安全的場所。
法律跟任何人都密切相關,須臾不可或缺。違法犯罪不但會給自己的家庭帶來無限的痛苦,使一個幸福的家庭失去往日的歡聲笑語,還能使被害者受到不應有的損失,甚至造成永久的傷害。
據報載,2004年江西某小學的兩名小學生將自己的同班同學綁架,最後用刀在同學身上紮了16刀,致使同學死亡。兩個孩子之後甚至不明白自己的行為造成了怎樣的嚴重後果。可他們的行為卻毀了三個家庭。
同時,法律也是生存活動中的"安全門",是維護我們正常生活的需要。生活是複雜多樣的,每個人以及生存的各個方麵,都將受到法律的製約或保護。法律既可以嚴格限製你的行為和意識,使之不出現偏差,又能夠摒除他人的不良企圖,給你罩上了一層保護膜。
如果社會成員不懂法、不守法,大家都隨心所欲,那社會生活必然就會陷入極端混亂之中,各種壞人就會乘機破壞,社會就無法存在和發展,人們就無法生存、學習和工作,個人財產和各種權利也無法得到保護。
因此,青少年朋友要自覺地培養自己的法律意識,堅決用法律抑製自己有時候衝動、不顧後果的念頭,同時在遇到不法侵害的時候,也要學會用法律保障自己的利益。
第一,在家庭生活中築起法律的"安全門"。
上海有位中學生,父母離異以後,由法院判決隨父親一起生活。他的父親為了再婚,把他當作累贅,想把他再推給他的母親。他的母親為了不讓他父親如意,也不肯收留他。
父母之間的矛盾,使他在生活上得不到應有的照顧,經常流浪在外。他希望自己也和別的孩子一樣有個家,於是就找到報社訴說了自己的遭遇。他的事情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他的父母也受到了公眾的譴責。後來,經他父親的所在單位和居委會依法院的判決進行說服工作,他的父親終於認識到了錯誤,把這位中學生領回了家裏。
從這裏可以看到法律的作用。其實,生活在正常的家庭中,往往不會明顯地感受到法律的作用,但是,法律還是會在幕後保證著我們的生存利益的。
比如,法律保障家庭中不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和行動,更不能虐待女孩;保障青少年受教育的權利;保障老人和未成年人的生存權,使他們不受虐待,得到撫育和贍養……總之,法律的"安全門"保證了每個家庭成員的正當權益,保證了每個家庭的正常生活。
第二,在學校生活中築起法律的"安全門"。
青少年朋友在學校的學習活動,同樣受到法律的保護和約束。比如,兒童到了入學年齡,就必須依法入學接受九年製義務教育。在此期間,要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保護和約束。
法律不允許任何人(包括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使應接受義務教育的青少年輟學和退學,也不允許學校任意開除正在接受九年製義務教育的學生。當然,個別同學自己逃學、輟學的行為,也是違反義務教育法的。學校培養什麼樣的人,也是受國家有關法律約束的。所以,每年每個學校、專業的招生數量是有嚴格限製的。
有關法律還規定學校和教職員工有責任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在師生關係上,學生不準侮辱、打罵教師,教師也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不準侮辱、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第三,在社會生活中築起法律的"安全門"。
生存活動除了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以外,青少年朋友還要參加社會公共生活。社會公共生活也需要法律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