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戲亭分封(2 / 2)

他這句話剛說出口,一些心思細膩的人當即明白過來,項羽是要廢除懷王之約,重新封賞功臣。

項羽見台下許多聽明白他話中意思的人眼睛中閃爍著期冀的神彩,心知前麵的話已經起了些作用,於是接著說道:“當初我叔父命人在鄉野之間尋到懷王,他不過是個替人牧羊的孩童。是我們項氏讓他有了今天,他一無戰功,二無雄才,如今坐在大王的位置上就妄圖分封天下,封賞不公怎能讓眾人歸心?當初天下紛亂,各路豪傑揭竿而起,暫時擁立六國後人為王,不過是為了更好的誅伐暴秦!在這三年裏,諸位將領與我項籍一同披堅執銳、征戰沙場,風餐露宿整整三年,最終將暴秦消滅,為的不過是封妻蔭子,可如今懷王竟然要按當初約定的辦。我們這些征戰沙場的人到頭來居然什麼也沒得到,各位將軍,這個結果,你們能接受嗎?”

台下眾將聽了項羽的話後,立時騷動了起來,而那幾個六國國君卻因為擔心被人遷怒而退出了人群躲的遠遠的。

“大將軍,你說吧,我們該怎麼做!”聽說懷王不想分封眾將,英布早是心頭火起,朝站在高台上的項羽喊道:“我們一直跟隨大將軍作戰,如今要分封功臣,自然也是要聽從大將軍的!”

英布表明態度後,各路將軍們也都紛紛附和表示願意聽從項羽的安排。對國的忠誠在他們這些人的心目中,最終還是沒能戰勝封王封侯給他們帶來的誘惑。

項羽見眾人的情緒被他調動了起來,心中不禁有些得意,接著對眾人說道:“我已經想過,懷王既然沒有能力號令天下,那不如尊他為義帝,為表示對懷王的尊敬,我決定請懷王溯江而上將都城遷到長沙,至於具體的分封,我已經仔細斟酌過,此次分封按照尊重六國後人和褒獎有功之臣的原則來封。具體的分封如下,若是各位對分封有任何不滿,可以當麵提出!”

這一次,包括他自己在內項羽總共封了二十個王。當項燁聽到項羽念出他的名字,並將他封為“九原王”的時候,他長長的籲了口氣,暗自感歎曆史終於從這一刻開始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史冊上記載的十八個王如今變成了十九個,曆史發展的變數也將從這一刻開始漸漸的脫離他的認知。

讓項燁更感意外的是趙佗竟然也被項羽封了王,趙佗的這個王位也要比曆史上記載的早封了幾年,可正是這幾年,卻給項燁將來建立一支強大軍團贏得了醫藥保障。

九原是秦朝的邊郡,它臨近匈奴,曾是秦朝和匈奴之間發生大戰的重要戰場。如今項燁就要去那裏麵南稱孤,在這樣一個複雜的地區,麵對著周邊強大的新封王侯與北方重新崛起的匈奴,項燁心中多了幾分惆悵。

跟隨項羽與秦軍作戰,他至少知道戰鬥的結果。可是到了曆史上完全沒有記載封過王的九原,他該如何去做,卻是十分迷茫。將來的路該如何去走,再不是他所能夠掌握的了。

相對於項燁的喜憂參半,對這次分封最為惱恨的就是劉邦。原本他完全可以坐鎮關中,再以關中為基地蕩平整個天下。可經過項羽這麼一折騰,他的關中王自然是做不成了,能夠保全性命去巴蜀、漢中稱王已是十分奢侈。

雖然心中不甘,帳下眾將也對分封不服。可劉邦卻還不敢與項羽立刻翻臉,在張良設計從項羽手中多要到漢中一地後,他也隻得認同了這次的分封。

封完十九個王,項羽給自己的封賞自然是最多也是最優厚的。他自封為西楚霸王,以彭城為都,將故楚土地幾乎全部劃到西楚國的版圖內,並且他還有著節製諸王的權利,儼然是眾王之王。

對這次的分封項羽十分滿意,可他卻不知道,也正是因為這次分封,在不久後,天下將會重新陷入動蕩。

引起這場動蕩的除了劉邦還有兩個人,兩個他刻意沒有封賞的人。這兩個人一個是齊國的田榮,此人擁兵數十萬,自然不會承認戲亭分封;而另一個則是因為和張耳產生隔閡而憤然離開義軍的陳餘,雖然項羽封了三個縣給他作為食邑,可畢竟不能與封王同日而語,他同樣對這次分封十分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