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不必動怒!”見項羽怒氣未消,項燁笑著說道:“月前末將曾向將軍進言,斬殺宋義,奪取兵權,可將軍卻一腔忠義,不願行這不忠不孝之事。今日在營內,宋義所言無不透著要將將軍先除之而後快,若是將軍再有猶豫,恐怕不日將會禍事臨身!”
項羽緊皺著眉頭,半晌沒有說話,過了好久,他才有些猶疑的說道:“若依妹夫,此番我該如何去做?”
項燁仰頭看著天空中一片雪白的雲朵,歎了一聲說道:“今日在營內,末將也認為將軍若是斬殺宋義實屬不智,若是今日斬殺宋義,難以正名,將軍難免不被懷王怪罪,不若再等些時日,抓住他的把柄,然後再誅之,屆時懷王想要怪罪也無問罪理由,豈不更好?”
聽了項燁的話後,項羽皺眉沉思,過了許久也沒再說一句話。
天氣晴朗的日子隻有短短幾天,老天好似故意捉弄楚軍,在楚軍準備趁著天晴囤積些糧草、置辦些冬衣的時候,天空再次落下大雨。
這場雨比前些天的那場下的更大一些,安陽的糧倉已經接近空虛,楚軍每天的糧食配給隻是一小碗粟米飯和兩根鹹菜,除了項燁所部的楚軍之外,其他楚軍全都穿著單衣,在大雨和寒風中凍的瑟瑟發抖。
自從宋義上次麵斥過項羽,項羽再沒敢向他發難,這讓宋義感覺十分良好,為了打壓齊國軍事強人田榮,扶持田都,他通過外交手腕,買通了齊國的長老,讓他的兒子宋襄出任齊國宰相。
對於這個要求,齊國原本不打算答應,可在宋義的多方斡旋和金銀財帛的誘惑下,那些齊國的元老們最終還是點頭首肯了他的這個要求。
宋義的所作所為,楚軍中有許多人都在關注著,不僅有已經商議好要以兵變的方式奪來兵權的項羽和項燁,還有曾經一心輔佐項梁,如今對項羽又一心一意的範增。
範增沒有參與到準備用兵變奪取兵權,率軍北上救趙的計劃中,但他卻一直在暗中觀察著項羽。
項羽太年輕,很多時候還是抱不住火氣,對於項羽的火爆脾氣,範增始終感到有些不太放心。項梁當初對範增有著知遇之恩,項羽又一直尊他為亞父,這叔侄倆可以說是給了範增莫大的榮耀。
已近耄耋之年,竟然還會被人如此尊崇,對於範增來說,這是需要他用全部的赤誠來報效的恩德。
他從項羽的言行中感覺到了這一次項羽一定會忍受不住宋義按兵不動的作戰方略,他一定會采取過激的方式來解決這次的爭端,在這種情況下,範增沒有選擇,他隻能選擇幫助項羽,即便項羽是錯的,他也一定要幫他到底。
宋義開始與齊國聯係,想要讓宋襄出任齊國宰相以來,範增就密令手下時刻注意宋義的行蹤。
有些得意忘形的宋義見項羽幾日沒有再質問他為何不出兵北上,便放鬆了對項羽的警惕,在得到齊國元老們同意宋襄做齊國宰相的答複後,宋義決定親自護送宋襄前去齊國邊境無鹽城。
他剛做出這個決定,範增安插在他身邊的眼線就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範增。得到消息後,範增立刻感覺到,這是一個機會,一個讓項羽掌握軍權,重新讓項氏一族崛起的機會。
當宋義在大批衛兵的簇擁下,帶著宋襄離開軍營趕往無鹽城的時候,範增立刻趕到項羽的營帳要求麵見項羽。
巧的是這天項燁恰好也在項羽的營帳內,這些日子裏,項燁也和範增一樣密切注意著宋義的行蹤,在範增得到宋義送子前往齊國的消息時,項燁也同樣得到了消息。
他沒有告訴項羽,是因為他知道在項羽身邊,範增的位置是多麼的重要。他不能把這樁原本屬於範增的功勞強行奪來,他要做的,隻是在這次爭奪兵權的行動中盡可能的表現的積極些,讓項羽明白,他是和項羽站在同一陣線上的。
“將軍,宋義方才親自護送其子宋襄前往齊國無鹽城,老夫得了消息,特來知會將軍。”剛進營帳,範增在和項羽相見之後開門見山的說道:“宋義如今駐軍安陽,絲毫沒有渡河的跡象,若是依他的方略,恐怕等到我軍渡河的時候,巨鹿城已破,趙國君臣早成了章邯的階下之囚,我軍到時渡河,秦軍必然全力反撲,勝算不大。將軍不若趁此機會發起兵變,誅殺宋義,立刻引軍渡河與秦軍決戰,或可一戰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