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月中天(1 / 1)

自盤古開天辟地,天地之氣交合,衍生萬物。混沌之氣逐漸沉澱,清靈之氣逐漸升浮,凡間高處靈氣較低處充沛,高處生物吸收天地靈氣及日月精華逐漸有了靈性。動物則進化成靈獸,他們壽命較普通獸類更長,身體更健康,因而不下低處,隻愛在高山峻嶺中生活,其中昆侖山一帶海拔高地方寬闊靈氣充沛,居住著眾多靈獸。草木則葉子筋脈花朵果實均具靈性,尤其花朵和果實積聚整棵植物精華,比一般藥草的功效好上千百倍。後世有神龍嚐百草著《神農本草經》人們知道藥草治病救命,有些人不惜性命攀爬山間尋求仙草。

女媧造出一種新的生靈人,分陰陽,生男女,人類能自行繁衍生息。不久後天宮建成,伏羲等眾神紛紛遷至天界。因天界遠離凡間難於控製,天帝便派仙神在凡間巡視,仙神就在各大仙山水底棲息,建立很多仙址府邸,其中昆侖山一帶靈氣充沛景色極美,天帝命人在此地最高處修建宮殿樓宇,方便他到這裏辦公。山上除了被天神收服者其餘全被趕下山去。

靈獸被天神趕下山後,大部分四方遊走尋找其他合適生存之地,隻小部分舍不得走徘徊山下。

昆侖山底有一片深山穀,因常年霧氣環繞,陽光照射不到,陰寒至極,寸草不生,幾乎沒有生靈敢去。上古元妖大神天性孤傲膽大,看不慣天界所為欲尋一處偏僻處棲身,遊曆天下,行至昆侖山發現深穀底既寂靜又漆黑陰冷是個避世的好地方,便倒下睡覺,這一睡便是二十年,醒來之日正好為月圓十五,穀底中央居然全無霧氣,然月光泄下透亮清明,竟出現一條向上的曲曲折折小道。元妖好奇走上小道,此道極長,行走十五日方到盡頭。盡頭處竟然別有洞天,地域開闊,氣候溫暖,景色極美,水木豐富,元妖驚歎此處乃避世好地,便居住於此,並將此地取名為月中天。

元妖欲東海神女有私交,受其之邀欲至東海辦事,出山穀後偶見山下靈獸徘徊,覺得可憐便收留至月中天。

靈獸們能在月中天如此好地方居住,對元妖十分感激,且元妖乃神族一脈,便稱尊他為王,稱妖王。

人類大量繁衍遍布世界各處,成為凡間主要群種,又因所在地域種族不同形成眾多部落,部落之間為爭奪資源和主導地位不斷發生戰爭。他們除了自己之間鬥爭還不斷向各處擴張地方,以至諸多靈獸遭禍。靈獸們聽聞‘月中天’之事紛紛去昆侖山求妖王收留。元妖不喜天界律條束縛,呆在月中天逍遙自在還能被人尊王,自然不亦樂乎,對投奔者是來者不拒。如此前來投奔者越來越多,有一些是為了找個棲息之地,有一些是真心投靠,還有一些是為躲避災難。長久以往月中天成了靈獸的避難所。

因為人類成為凡間主要群種,各地均有人類活動,重返凡間的靈獸可去之處寥寥可數,好地方唯強者所得,剩下很大部分無處可去,無奈之下隻得留在凡間並與人類交好期望能和平相處,為了跟人類和平共處用盡修為強行化作人形,並學習人類說話,吃飯,睡覺等生活習性,這些‘人’被稱作妖。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妖終究不是人,且人類自視甚高豈能與妖物為伍,於是想盡辦法收服他們,少部分被馴化為他們辦事成為奴仆,對於不服管教的妖則趕盡殺絕。大部分不服欺壓四處躲藏,過著十分淒苦悲慘,因此恨極了人類,他們不再靠吸收天地日月精華修煉,而是靠吸食人類精血。從此人妖便勢不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