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這本書是應廣大讀者的要求寫出來的。許多聽過我的專題講座的朋友都希望我能將曆次講座的材料整理在一起,這樣他們可以隨時拿起來讀讀。於是,我按照他們的要求做了,便有了呈現於您麵前的這本書。
對於中老年人來講,人生的重新定位是一個很大的現實問題和挑戰。我多年來一直密切關注著這方麵的問題。這些年來,我們所生活的這一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先的許多陳舊思想不得不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他們開始學會接納一些全新的思想和觀念。然而,成年人對自己重新定位的基本模式似乎仍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人們普遍認為,人生如果到了知天命之年,那就等於黃土已經埋到了脖子——在接下來的歲月當中,如果沒有什麼意外,能夠平平安安地度過晚年,那就算萬幸了。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我們可以說,到了40歲之後,人生才剛剛進入黃金時期。《人生40才開始》就是一本讓我們知道如何平安地度過40歲以後的這段黃金時期的書。
本書要向讀者朋友們講述這樣一個道理:在進入40歲之後,在看待自己即將麵臨的問題方麵,人們可以采取一種既嚴肅而又不失幽默的生活態度,從而在生活當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如果您是一位樂於享受生活樂趣的人,我要祝賀你,因為你很幸運地找到了一位享樂主義者作為你後半世紀快樂人生的向導。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享樂主義者就是一個人總是盡最大可能地從生活當中獲得快樂,逃避痛苦與悲傷。
!我相信這個觀點是正確無疑的。不過,這個觀點並不是說,從40歲之後,人們就應當為自己此後寂寞難耐的日子做準備了。我們都知道,無論是誰,盡管他現在很快樂,但總有不快樂的時候。我可以坦誠地告訴讀者,盡管你有時可能會覺得《人生40才開始》這本書有些枯燥,不過你會從中找到樂趣的;它會使你笑得老淚縱橫,或者讓你露出會心的微笑。
生活中充滿了酸甜苦辣。隨著一聲啼哭,我們便來到了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我們玩樂,我們歡笑,我們去愛,我們工作,我們進入墳墓,這一切就是我們的一生。
所以,在這本書當中,不僅僅有我個人的觀察和體會,而且還包含許多其他人的經驗和經曆。我不僅參考了政府報告大量的數字與注解,而且還搜集了報紙、雜誌和醫學周刊上許多有益的信息,所有這一切也許能夠為你提供些許幫助。
就是通過這些途徑,我積累了比我需要的更多的信息;也因此拓寬了我的視野,加深了我對自己所涉及的主題的理解,從而使得我投入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去研究我所關注的主題。
隨著所積累的材料增多,隨著自己對生活的理解的加深,我越來越感到自己所想要寫的主題的複雜性。在我的書中,那些原來普通而又平凡的中年人顯得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平凡,而他也不是一個中年人了。正如我在後來所指出的那樣,一些過了40歲的男人很年輕,而另外一些過了40歲的男人則年老得足可以當你的長輩。40歲以後的女人也有著同樣的現象。這麼一個簡單的事實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在這個年齡段的人當中,有一部分人不願意或者拒絕接受社會科學定義的這樣的一個規律或者得出的這樣的一個結論。當然,我並不是說,這樣就使得規律變得沒有一點兒用處,事情並非如此。事實上,正如比你年輕的人一樣,你的40歲的到來也因為你的體形、身高、種族、宗教、性格以及性別而與他人有所不同。在眾多年過40歲的人當中,有的人健康,有的人富有,有的人則二者皆無;有的人脾氣暴躁,有的人和藹可親;有的人憂鬱,有的人則滑稽可笑。在這些人當中,有堅強的男人,也有脆弱的男人;有敢闖敢幹的女人,也有溫順的女人;有沉著的人,也有容易激動的人。
據我所知,在這些人當中,有許多人過著正常的生活;一些人正在給自己找麻煩(不過,如果努力的話,他們會避免即將到來的不幸);而有的人則已經陷入了麻煩之中,他們要經過一番掙紮、拚搏之後才能將那些麻煩擺脫掉。
由於年齡與人生階段很難明確地聯係在一起,因此,就很難說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正當。一個廣告商隻用10幾歲的青少年做模特,因為他認為對一個模特來講,其青年時期到24歲時就已經結束,老年期則從30歲就開始。對於一個公司退休事務主管來說,青年或中年時期從什麼時候開始並不重要,也沒有人會從醫學的角度來確定這件事情。對於一個3年前在一次車禍中失去雙腿的20多歲的人來說,當你變成殘廢的時候,你的老年生活就已經開始了。一個掌握著一家公司大權的80歲老人會說,他並不老;他也不知道什麼是老年。不過,他知道,老年隻不過是上帝為了愚弄傻瓜和嬰兒而編造的詞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