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那李香蘭也隻是稍稍多看了葉落幾眼罷了,不然葉落可就得被各種噴火的目光給“燒”死了。
拿起桌上備好的白色絲巾,葉落輕輕擦了擦嘴角的蘭花糕碎末,要不是之前的一番論戰,那些風雅公子們估計還真得以為葉落是一位優雅的年輕紳士呢。
樓閣上,那花魁李香蘭對著眾人微微矮身,行了個禮,而後便翩翩然行到樓閣上早已擺放好的八弦琴前,宛如一朵蘭花般淡然坐下。
她抬手了。
纖纖玉指在琴弦上輕撫而過,不但撥動了琴弦,更是撥動了各位風雅公子的心弦。
李香蘭的玉指柔若無骨般翩翩而起,嫋嫋而落,細細撥弄那八根弦絲,像是在輕撫愛人的肌膚。
美妙的旋律雖然自琴弦而出,但其實卻是由李香蘭的恬靜心靈凝結而成,借琴弦來訴說心中哀怨。
這曲子名叫《花未紅》,曲調宛如小橋流水,細細長長,道盡了如水年華悄悄溜走的傷感。
仔細聽來,卻又若垂暮之年的老人坐在藤椅上,麵朝大海春暖花開,但可惜擋不住似水流年帶走一切美好。
終於,花未紅的前奏曲在婉轉流離之後拋了個低調,便開始正曲的演奏了。
幽怨。
曲調已經徹底被幽怨占據,千種風情的前奏後,接替而來的是無盡幽怨。
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花未紅》這首曲子為李香蘭所譜,也正是她的成名之作。
整首曲子以婉轉流長、話不盡的幽怨為主導,輔以李香蘭那陶醉於曲子中的哀怨神情,加上她獨特的空靈歌喉,更是讓人聽了以後便陷入其中的無盡空虛。
座上的眾公子們,都沉醉在這曲子的婉轉哀怨中,竟無不微微皺起眉頭,像是在經曆一場未聚先散的無奈愛戀一般。
葉落聽到這花未紅起調的時候,便忍不住出口叫了聲好。
其實葉落前世逛青樓也聽過不少清倌人的曲子,無不透著無奈的幽怨。
正如葉落所料,花未紅的曲調雖然前奏起起落落道盡了顛沛流離,可後來的正曲卻是像起調前拋的那個低調一般,帶著無盡的幽怨,撲麵而來。
花魁樓中的眾人,都閉上雙眼,沉醉在《花未紅》訴說的幽怨情境中——
惱春風
我心因何惱春風
說不出
唯有借酒泯相逢
恨離別
心中卻無人可別
是離愁
像花未紅
如冰不凍
卻像有無數話語
可惜誰人明了
杯酒漸濃
花開愈紅
不怕相思苦人
隻道無人來念
是離愁
花未紅,花未紅
待到花紅如血時
又有幾人近?
那李香蘭口如幽蘭,輕吐心事,似有說不出的無奈,道不完的幽怨。
隻見她輕歎一聲,琴調仿佛低到了穀底,垂首清吟道——
或我心真空
何以感震動
……
伴隨著李香蘭的一聲歎息,這曲花未紅便已是到了盡頭,隻是李香蘭身上的那股幽怨,卻仿佛永遠都沒有盡頭。
一曲已盡,眾人卻還在兀自回味著,似乎還沉浸在那令人扼腕歎息的哀怨中,無法自拔。
“諸位公子,小女子這廂獻醜了。”李香蘭由琴後站起,到那樓閣前,輕扶欄,細語道。
“李花魁天籟之音,世間無二,怎會是獻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