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和麗麗的關係一天比一天近乎。
猴子的父母調往別的縣城任職履新去了,留下他和姐姐跟爺爺奶奶一起住在石城,這種變化對於正在上高中的猴子來說,是一種大解放,他可以自由自在的隨心所欲的生活。
“大華,放學後一起去玩唄。”猴子走到大華的課桌前說道。
“到哪裏去玩兒?我還有事情呢,沒時間。”大華推辭道。
“得了吧。不去可以,但你可別後悔。”穀子抽搐了一下嘴角,眨巴著眼睛說道。
“後悔?怎麼回事?我有什麼可後悔的?”大華瞪大眼睛不解地問道。
“你不去,有一個人會去。放學後我們好幾個同學在一起玩兒。”猴子神秘地說。
“誰?”大華好奇地問。
“不告訴你,去了你就知道了。”猴子賣關子道。
“猴子,你不要賣關子了,告訴我到底是誰?”大華按捺不住好奇心追問道。
“嗬嗬~~你去了就知道了。”上課鈴響了,猴子掉頭跑回到自己座位上。
放學後,大華收拾好綠色的軍用書包,和猴子一起走,邊走邊聊。
“猴子,我們這是要到哪裏去呀?這條路,不是到你家的方向啊?”大華疑惑地問道。
“當然不是到我家啦,我們先去買點菜,然後我帶你去一個好地方。”猴子匆匆忙忙地向前走著,大華隻好寸步不離地跟著。
城內的菜市場不大,裏麵有幾排用水泥板搭建的橫台,上麵堆放著菜農自產自銷的蔬菜。固定攤點上有自搭的雨篷,貨物品種比較豐富,有各種幹貨、醃製品和罐頭等。市場的地麵上汙水橫流,散發著陣陣酸臭的味道,蒼蠅嗡嗡地四處飛舞,。
“夥計,給我割兩斤豬肉。”猴子徑直走到豬肉攤鋪前,大聲地喊道。
猴子的喊聲引來周圍人驚羨的目光。石城人那時候沒有幾家人家有冰箱,日常買肉,都是三兩或者半斤的購買,挑肥揀瘦、討價還價很長一段時間,才會掏錢割肉,而像猴子這樣爽快大方的買主是很少見的。除非是要操辦紅白喜事的人家才會這麼出手闊綽。
“你要買兩斤?”肉鋪老板看著學生模樣的猴子,試探地問道。
“對,要兩斤,瘦肉要多一點。”猴子爽快地說道。
“呀,這學生娃真有錢。”隔壁賣蔬菜的大媽羨慕地說道。
石城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商品物流日漸發達起來,城裏、河街的大小商鋪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品,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可石城百姓延續幾代人的節儉生活方式變化並不太大,祖祖輩輩所經曆過的戰亂和貧窮饑荒讓他們不敢爽快地花錢,辛辛苦苦掙幾個錢,首先想到的是存進銀行生利息,而不是大手大腳地消費,他們追求的是日常隻要能吃飽就好。
石城的家庭主婦們,每天買菜都是掐斤算兩,夠吃就好。一般人家平時很少買肉,每月買那麼一兩次,或者是家裏來親戚朋友和客人了才會去市場上割一方肉。她們買肉,也是買肥膘厚實的部位,回家後用肥肉部分煉豬油,油渣參入酸菜豆腐蒸包子,煉出來的豬油可以維持好幾天的炒菜用油。
石城人的日子,在巧婦們的精打細算中,過得有滋有味。
“好嘞~~二斤一兩,三塊七毛八。你拿好。”肉鋪掌櫃的從掛在橫梁上的一排鐵鉤子上的豬肉塊中,挑了一塊瘦肉多的部分割了下來,用老式杆秤秤好後,遞給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