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你怎麼不抓住啊。這可是穀子哥用水果刀換來的,讓你給放飛了。”張老三用手扇了一下張老五的頭。
“算了,算了,老五又不是有意的,飛了就飛了吧。”穀子大度地對張老三說道。
三個人站在原地,仰頭看著小畫眉鳥飛走的方向,心情鬱悶地發了會兒呆,然後惋惜地搖著頭,歎著氣向山上走去。
走進大門,仰頭可看見直插雲霄的紀念碑。紀念碑是仿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式樣建造的,上麵浮雕著八個金色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碑體周圍玉石欄杆環繞,下方的斜坡上是一個用萬年青樹塑成的巨大的“奠”字。斜坡下方是一方可同時容納三百人左右的小廣場,每到清明時節,石城人都會絡繹不絕地來這裏祭奠英雄們。
紀念碑和小廣場兩側,是很多行整整齊齊排列的烈士墓。
烈士墓是用青灰色的大理石包裹著的,基座的形狀是長方體,上部是梯形體,沉穩凝重。每座墓前都端正地樹立著一塊厚重的大理石墓碑。墓碑上雕刻著烈士的姓名和部隊番號以及犧牲的時間。
整齊排列的烈士墓,像是在列隊,英雄們雖然犧牲了,但他們的精神不死,時刻準備著接受人民的檢閱。
紀念碑左後方的山頂上,是石城的地標建築魁星樓。樓又叫烈士亭,分三層建造。底層是一米多高的正方形基座,基座四麵的中間部位都築有水泥台階,基座外圍是方正平整的院場。場院的四周是半人高的石砌圍牆。場院裏栽種著一些珍貴的鬆柏。
基座上的四麵都樹立著一人合抱的巨大紅柱子,柱子立在青石雕刻的石鼓上,撐起一圈回廊。回廊圍繞著的是一層水泥主體建築,正方型的牆體四麵分布有四個拱形的門洞,對應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進入門洞,裏麵很空曠,說話時會產生共鳴音。靠牆有一陡峭的木樓梯直通木質的天花板,是到亭子上層的必經之路。
二樓的主體構造是磚牆加木質門窗,外繞回廊通道。三層是全木質構造,結構布局和二樓差不多,隻是小了一圈。
琉璃瓦覆蓋的樓頂流光溢彩。琉璃頂的六個角是翹鬥飛簷。飛簷頂端的龍頭栩栩如生,魁星樓的正南方向是正門,正對著魁星山的山脊。門口的一對石獅子,怪異凶猛。山脊上是一條鬆柏夾道的林蔭大道。
站在魁星樓上東望可見漢江飛舞如練,奔向遠方,東邊每個早晨的陽光都是希望;南望是繡屏山和南嶺子懷抱裏的新城繁華,繡屏山林區的綠野莽莽;西望是高山之下的石城第一中學和北嶺子的人頭攢動,希望飛翔的方向;北望是漢江之水天上來,是石城開埠的滾滾財源,河街的集市盡收眼底。
以魁星樓為中心,魁星山的周圍開辟了很多岩石鋪就的小道,圍繞著山體纏纏繞繞。如果在雨後初霽的時候去遊玩,感覺會大不相同,行走其間,雲霧繚繞,一步一景,步步生情。陵園占地約百畝,雖然不大,但石城人閑暇之時都喜歡到這裏走走,祭奠英雄,陶冶情操。
穀子一行三人遊玩的累了,就從亭子的北側小道下山,準備回家。轉過一堵薔薇牆,下方有一方小亭,亭內坐著一老一小兩個女人,手拉著手在說笑。
穀子急忙止步,準備掉頭往回走,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她們聽到了腳步聲,笑著轉過頭來,看著穀子他們。
穀子進退不得,看著急步向前的老三和老五,欲喊無聲,尷尬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