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大連的一萬漢軍,裝備算的上是清軍中的較為先進的裝備了,統一裝備火槍,燧發槍,裝備有火炮,和格林炮(又譯作加特林機關槍。是後世加特林機關槍的雛形)格林炮,是當時最為先進的重型自動武器,每分鍾可射擊一千二百發子彈。在當時,已經算是極為驚人的一個數字了。然而,人民軍所裝備的重型自動武器是根據南宮影的圖紙所研製的重機槍,標準的陸地作戰步兵架設的火力陣地的重機槍,以1921問世並且裝備軍隊的美國勃朗寧M2式重機槍為基質研究生產的,一款重機槍,該款重機槍裝有水冷散熱裝置,增加了一個液壓緩衝器,以吸收過大的槍管後坐力,並且液壓緩衝器內油的流量可調,射速隨著流量可變;為了防止走火,增加了後阻鐵;為了便於雙手操作,去掉了小握把,改為裝在機匣後方的雙握把。是後世電影電視中常見的陣地防禦和組織活力網時出現的那種雙手持的重機槍。
在這點上,清軍的裝備就大打折扣了,雖然全軍裝備火器,也有幾門重型炮,但是此時遇上的是人民軍的五千精銳軍,還有一支刊如死神的孤狼特戰大隊。看到遠遠的清軍一萬漢軍排著長隊跑向大連城,南宮影就知道了,漢軍這是要衝鋒。立刻下令,集中全軍的四分之三的重機槍,快速的架設火力網陣地。五千人民軍中一共有十六架重機槍。南宮影一下子就集中了十二架重機槍在陣地前麵,成凹形的架設了一組火力網陣地。人民軍所裝備的這款重機槍發射的是12.7x99毫米的大口徑彈藥,威力巨大,有火力強、彈道平穩、極遠射程的優點,雖然射速隻有每分鍾450至550發。但是十二架這樣的重機槍架成的火力網就是一麵無法突破的死神阻擋。雖然清軍的格林炮射速快但是射程遠遠的及不上人民軍的重機槍。
很快凹形的火力網陣地就假設完成了,人民軍立刻分出一部分兩千五百人阻擋漢軍的衝鋒,另一部分則加快了攻城的進度。南宮影這五千人民軍除了裝備有先進的重機槍外,還有激動水平較高的炮兵,炮兵裝備有三十門迫擊炮,二十門山炮,此時南宮影直接將三十門炮擊炮調到了阻攔漢軍的陣地裏,炮擊炮最適合的就是這種戰鬥。炮口裝彈,以曲射為主,炮身短,射程較近,輕便靈活,能射擊遮蔽物後方的目標把它裝備到這裏,配合著重機槍織成的火力網阻擋漢軍的衝鋒簡直易如反掌,而人民軍的士兵隻需要,分散到兩路放置漢軍包抄就可以了。
攻城的人民軍兩千多人,四架重機槍,不停的掃射著城樓上,的清軍,二十門山炮,一輪一輪的往城牆上發射著炮彈,大連城牆已經多處斷裂了十幾公分的裂縫隨處可見。
然而,即使這樣,大連城樓上的清軍還沒有放棄反抗,手裏的火槍透過城牆上的射擊孔不停的向下射著子彈。導致人民軍的士兵無法衝進已經被火箭筒炸開的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