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才華型炮灰:懷才不遇是可恥的(2)(1 / 3)

說到“懷才不遇”,可能很多職場人會感慨:都怪老板有眼無珠,不識自己這匹“千裏馬”,卻很少從自身找原因。事實上,那些能夠創業並有所成就的門店管理者,是具有“相馬”的能力、“識馬”的水平和“用馬”的魄力的,你之所以“懷才不遇”,不是因為你沒有像薑子牙那樣的好運氣,遇到開國明君周文王,而是你還不具備“千裏馬”的特質——在關鍵時候自我展示。在開放性的商業競爭時代,主動出擊、主動競爭才能獲得成功,而一匹廝守在馬廄裏隻知道“等待”被發現的千裏馬,又會獲得多少機會呢?

因此我們發現,趙倩之所以“懷才不遇”,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首先,職場定位缺失。

作為一名店員,必須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店員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特長和不足在哪裏,然後“揚長避短”,爭取職業晉升的機會。在本案例中,趙倩學的是繪畫,且有這方麵天賦,但其所從事的卻是和特長毫無關係的銷售崗位,這樣就使得自己的特長完全派不上用場,難免要在職業發展中“敗走麥城”。

因而,有專業特長的人要想在職場中成功,必須先對自己進行職業定位,發揮專業特長。

蜂獻蜂業網絡營銷總監江浩說真正的“千裏馬”,必須要為自己創造“自我展示”的機會,才能獲得職業的晉升。機會是自己爭取的,而不是老板給的,隻有在職場中不斷展示自己的優勢,才有更多地獲得“脫穎而出”的機會。不要覺得“酒香不怕巷子深”,否則同樣可能遭遇趙倩那樣“養在深山無人識”的尷尬。

3、有才華也要懂得生存的方法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民族英雄嶽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力撥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楚霸王項羽於四麵楚歌中,不忍香消玉損,扼腕長歎,遺恨千年,蒼涼的淚水溫暖不了劍鞘上的寒霜……

屈原學腹滿車,胸懷強國壯誌,卻報國無門,苦悶無度,自投汨羅江,隻留下《九歌》、《離騷》渺渺傳世……

他們或文采武略,精忠報國;他們或雄霸一方,氣吞山河;他們或滿腹經綸,躊躇滿誌,但是他們為什麼不能在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理想?為什麼成功的光環總與他們失之交臂?

回到現代職場中,這種現象也很普遍。能力超強、才華出眾的人,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能被重用,得不到上司的賞識,更有甚者處境很壓抑、很失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才華橫溢的人總是懷才不遇呢?

一、內因方麵:有才華的人特有的個性決定了自己的發展。

1、有才華的人往往能力超凡,正直剛毅,氣節高雅,不隨波逐流,不趨附權貴,不看人的臉色吃飯。

這是一種風骨,然而這種傲骨很容易被別人看作傲氣、清高、恃才放曠,給個人的發展設下了障礙。有才情的人多半潔身自好,不懼權貴,且有一顆淡泊寧靜的心;他們大多喜歡梅、蘭、竹、菊等高潔的花卉,常常以此自比。

蘇東坡經常不無驕傲地問別人,我的“大江東去”比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若何?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隻願“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教我不得開心顏”,戲弄宦官高力士為自己脫靴;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拋卻宦涯,縱情山水;魏晉時阮籍常臥竹林,呼朋引友,把酒吟詩,乘風度醉;薑太公垂釣渭水,不求聞達,不毛遂自薦,直鉤空垂,胸中一片“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寧靜淡泊。

現代職場上,我們也會看到,有才華的人借著某方麵出色的能力,不免矜持和驕傲,對一般人的能力總是看不上,甚至剛愎自用,這樣很容易引起別人的不滿和嫉妒;第二,能力出色的人,靠能力吃飯,很少願意被人役使,尤其當上司是外行的時候,不能很好地接受管理,容易得罪上司。第三,有才華的人,憤世嫉俗,不同流合汙,由於他們的骨子裏叛逆的基因,尤其不會做有失氣節的事情,學不會迎逢、世故、鑽營、諂媚,自然得不到上司的喜歡。所以,處在這樣的人際關係中,很難施展自己的才華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