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
作者: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社會上對於安樂死的問題爭執很大,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鄧穎超從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廣播裏聽到關於安樂死的討論後,積極參加,甚至多次提出要求安樂死……
周恩來逝世後,鄧穎超病倒了
作為中國政治舞台上一個傑出的女革命家,解放前的多年艱苦生活和解放後超負荷的重壓,使鄧穎超的身體一直不是太好,進城後診斷有高血壓和冠心病,曾動過膽囊手術,不久又因膽管結石再次手術。這時,她已是一位近八旬高齡的老人。
1976年,周恩來去世之後,這位頑強的老人雖然在表麵上保持著平靜,但在心底卻已經不能適應一次次難以向任何人傾訴的心理壓力,終於,到了1988年,這個剛毅的老人病倒了,除了一些器質上的病變,她還患上了輕微的帕金森氏症。
1988年3月,鄧大姐退了下來,此時她已經84歲高齡了。20世紀80年代末期,社會上對於安樂死的問題爭執很大,鄧大姐知道後就旗幟鮮明地表示支持安樂死。那是1988年1月間,鄧大姐從她最愛聽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午間半小時”節目中聽到北京首都醫院的一位大夫談論安樂死。那天,她不但一字不漏地認真聽完了節目,而且還給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午間半小時”的同誌們寫了一封信:
今天你們勇敢地播出關於安樂死的問題並希望展開討論,我非常讚成。首都醫院那位大夫的意見,我很擁護。我認為安樂死這個問題,是唯物主義者的觀點。我在幾年前,已經留下遺囑,當我的生命要結束,用不著人工和藥物延長壽命的時候,千萬不要用搶救的辦法。
這作為一個聽眾參加你們討論的一點意見。
鄧穎超
1988年1月22日
後來“午間半小時”節目把鄧大姐的信播了出去,許多人都為她讚成安樂死的坦誠態度所感動。1989年10月16日,鄧大姐特意讓秘書向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李鵬同誌轉達了她的意見:“一個共產黨員,在死時再作一次革命。當我生命快要結束時,千萬不要用藥物來搶救,那是浪費人力物力的事,請組織批準,給予安樂死。”聽了鄧大姐的請求,李鵬立即給江澤民同誌和政治局常委們寫了一封信,報告了詳細情況。後來,江澤民同誌批示說:鄧大姐的這種徹底的唯物主義精神和高度的共產主義覺悟可敬可佩,值得我們學習。此件常委同誌閱後請辦公廳妥為保存,今後鄧大姐百年之後堅決按她意見辦。
在醫院中度過最後一個生日
兩年以後,鄧大姐的身體明顯衰弱,那一年因為感冒和肺炎,她先後住過五次醫院。到了1991年7月27日,鄧大姐又一次住院了,病因還是因為肺炎引起的高燒。鄧大姐的情況可能不好,要知道,一個星期前她剛從醫院出來,如今又因為同樣的病症住院,而且高燒不退,這可不是好兆頭。
住院後的第五天,經中央批準,鄧大姐接受了一次手術,以後她的情況略有好轉,在江澤民和李鵬來病房看她時還能清楚地同他們講話。到了8月17日,鄧大姐開始出現腎衰,昏迷中的她已經不認人了,組織上也已經開會研究她的後事。但鄧大姐的生命力十分頑強,經搶救她又脫離了危險。那次,她醒來後秘書正好回西花廳辦事,值班的同誌一打電話告訴秘書這個好消息,秘書馬上就趕回醫院。沒想到,鄧大姐見到秘書居然不認識了,可對其他同誌卻能一一叫出名字。秘書很難過也很奇怪,就問醫生是怎麼回事。醫生說,當病人長時間昏迷後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對越熟悉的人越不認識。他讓秘書別著急,慢慢情況就會好。果然 ,一天以後鄧大姐認出秘書了。後來,當同誌們告訴她清醒後最後才認出趙秘時,她居然還有點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