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果樹春管要“二促”等(3 / 3)

2、地膜覆蓋

地膜覆蓋後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效果顯著,同時可把土壤深層的水分提到耕作層上來,一般能增加土壤含水量1%~4%,對早期提高地溫。改良土壤理化性能作用較大。由於覆膜後增加反射光和散射光,從而改善了株間光照。對光合作用及果實著色極為有利,在春季透雨後順樹行將樹盤全部覆蓋,於秋季施肥時揭膜並收拾幹淨,防止廢舊地膜深入土壤而影響根係生長。

赫裏子(據《山西科技報》)

南方梨鈣素缺乏症防控措施

在南方酸性土壤梨園,鈣素缺乏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是引起梨樹早期大量異常落葉和樹勢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發病植株早期展葉乏力發黃,轉綠緩慢,嫩葉薄而沒有光澤,晴天中午高溫時段略呈萎蔫狀:隨著葉片老化,由葉尖、葉緣向葉麵擴展出現黃色斑駁,進而主脈、側脈變褐發黑,葉尖枯焦,葉麵皺縮,部分葉片葉緣上卷呈筒狀或葉尖再下垂呈舟形,並陸續掉落:新梢停止生長早,枝梢瘦弱;5—6月葉脈間產生褐色焦枯斑,並逐漸擴大,呈褐色枯死斑。葉片大量脫落,影響樹勢、產量與品質。主要防控措施如下:

1 增施有機質肥料

每年結合擴穴改土與土壤深翻,株施廄肥、畜禽糞便、綠肥、雜草、菌筒、沼渣、餅肥等有機質肥料2000千克以上,以活化土壤中鈣素營養。

2 增施鈣素肥料

每667平方米結合秋冬基肥混施或撒施石灰75-100千克,連續2-3年,且施用磷肥種類改為過磷酸鈣為鈣鎂磷,以提高土壤oH和增加土壤鈣素營養來源。

3 調減土壤磷肥用量

連年大量施用磷肥造成土壤富磷化而影響鈣素吸收。因此,對富磷化梨園應減少磷肥量或采取隔年施用方法,以促進磷素、鈣素營養平衡。

4 根外噴施鈣肥

每年在落花後、果實膨大期、采果前3個需鈣高峰期各噴施1-2次鈣素營養液。鈣素營養液可用的噴施濃度一般為0.3%-0.4%硝酸鈣、0.3%-0.4%氨基酸鈣、0.2%-0.3%氯化鈣,並以氨基酸鼇合鈣效果較好。同時,噴施鈣索營養摻人適量水楊酸、硫酸鎂等,可提高噴施效果。

5 冬春保墒防旱

土壤幹早缺水為鈣素缺乏症主要誘發因素之一,尤其冬春連旱年景在萌芽前至枝梢旺長期應適時引水灌溉,並采取覆蓋等措施進行保墒,以提高土壤濕度,促進根係對鈣索營養吸收。

黃新忠(據《國家梨產業技術體係技術簡報》)

春季果園病蟲害防治

一年之季在於春,果園春季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果樹當年產量和質量,果園春季管理非常重要。春季多幹旱、低溫,要做好果園的保墒、防凍、灌水、果園的病蟲害防治、施肥、拉枝修剪等工作。果園的病蟲害防治主要應采取如下技術措施:

1、塗藥治療,人春後查找腐爛病,對病斑用菌毒清或843康複劑或加少量洗衣粉的100倍福美砷藥劑塗抹。塗藥前做好病皮劃道,每隔0.5-1厘米劃道,深達木質部,白漆保護。

2、刮粗皮、解草把,刮精皮不僅能防治腐爛病、輪紋病。而且能消滅在粗皮縫中越冬的病菌和蟲卵。注意不能刮到木質部,刮後用300倍的菌毒清或200倍的波爾多液或100倍的福美砷或石硫合劑,同時把綁在樹上的草把解除燒毀。

3、清除果園裏的枯枝落葉,雜草等,集中起來在果園外燒毀,可杜絕病蟲菌。

4、地麵撒藥,果樹清園後,對地麵噴撒代森錳鋅、辛硫磷等殺菌、殺蟲劑,這樣能有效的控製或防治越冬出土的害蟲,

5、樹體噴藥:早春果樹發芽前噴藥,腐爛病重的果園噴100倍的福美砷或菌毒清:輪紋病重的果園噴160-200倍的波爾多液;介殼蟲重的果園噴300倍硫酸鋅:黃葉病重的果園噴硫酸亞鐵。發芽後噴藥,噴80%敵敵畏1200~1500倍液,敵殺死及菊酯類農藥2500倍液,對食葉蟲害及腐爛病有明顯的防治效果。花後噴藥,防治害蟲可噴2500-3000倍液功夫,滅掃利,既可治紅蜘蛛。又可殺死食葉蟲,食心蟲的蟲卵。防病可噴波爾多液(1:4:20)即1千克硫酸銅,4千克生石灰,20千克清水或40%多菌靈、退菌特600-800倍液,能有效防治多雨高溫易發生的落葉病、炭疽病及褐斑病。

6、進行清園。對果園內的枯枝、落葉、雜草、吊繩、支棍等雜物要清理幹淨,運出果園進行深埋或燒毀,對鋸下的大枝不能當作支棍或籬笆,以便清除病源和越冬蟲卵。

(據《山西科技報》)

梨樹花後幾種病害防治

梨樹落花後,各種病害從越冬場所轉向危害部位,此時是防治病害的關鍵時期,主要防治的病害有梨樹腐爛病、梨輪紋病、梨黑星病和梨鏽病。

1 梨樹腐爛病、梨輪紋病

春季是梨樹腐爛病、梨輪紋病斑擴展的高峰期,應刮治枝幹上的老翹皮、病斑,刮後用45%施納寧50-150倍液塗抹。在雨水多的年份或地區,梨輪紋病菌5—7月間分生孢子大量傳播和侵染,於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中旬和8月下旬,噴5-6次多菌靈或托布津、克菌丹700-800倍液,

2 梨黑星病

在病芽的鱗片內越冬,第2年春季梨樹的病芽開始長成病梢,1個病梢1天可產生10萬~70萬個孢子,產生孢子將持續38-57天,病梢越多。田間的菌源量也越多,因此落花後一定要加強梨黑星病的防治。

防治方法:一是摘除病梢。燒毀或深埋:二是噴保護性殺菌劑,落花後7-10天用20%代森銨1000倍、40%福星8000-10000倍進行防治。發病盛期,6月中下旬用40%福星8000-10000倍、80%代森鋅800倍進行防治。3梨鏽病

梨鏽病以多年生菌絲體在檜柏病組織中過冬,早春形成冬孢子堆。4—5月份遇雨吸水膨脹形成膠質冬孢子角,並產生擔子孢子,在梨展葉期借風傳播浸染葉片、幼果和枝條,可傳播幾公裏遠,侵染為害期在4—7月間,以5—6月為侵染為害盛期。病菌侵染後6-10天即可產生病斑。

防治方法:徹底砍除轉主寄主檜柏,或發芽前徹底剪除檜柏上的冬孢子角,梨樹花後展葉至幼果期,相隔10天連續噴2-3次藥劑。采用40%福星8000-10000倍、15%粉鏽靈1000-1500倍進行防治。

劉鳳權(據《國家梨產業技術體係技術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