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2投資理財十大新聞(1 / 1)

2012投資理財十大新聞

財訊

一、7萬億規模10%收益信托理財一鳴驚人

從2007年底的0.95萬億元起,信托規模每年幾乎以萬億元遞增,2012年更是一鳴驚人,達到7萬億元,並以8%-10%的收益率成為投資者眼裏的香餑餑。然而,媒體曝光多起信托收益及本金兌付出現問題,信托風險日益顯現。

二、九成投資者虧損A股繼續尋底熊途

2012年的“穀”市,從最高時的2478.38點,到最低時的1949.46點,A股在從5月至11月份7個月的時間,股民人均虧損7.68萬元,近九成投資者虧損。讓投資者稍加安慰的是,12月份大盤指數強勁反彈,總算給點吃飯行情。

三、融資過千億 800家公司排隊上市成堰塞湖

由於市場低迷,2012年A股IPO家數與融資總額均比上年大幅下降,融資額創近三年新低,但全年融資仍然超過千億元,而且有800多家公司排隊等候上市,預計融資將超5000億元,形成資本市場堰塞湖。

四、盈虧互現 基金市場亂花漸欲迷人眼

2012年基金分化繼續加劇,有盈利超過30%的基金,也有200多隻股票型公募基金虧損、100多隻私募基金提前清盤。昔日A股名嘴趙笑雲黯淡離場,公募一哥王亞偉轉投私募,還有相繼披露的“老鼠倉”案件與不斷爆發的踩雷事件,基金市場亂花漸欲迷人眼。

五、險資投資新政頻出壽險低迷退保潮頻現

2012年,從債券到股權到不動產,保險投資新政頻出,不斷為投資鬆綁。但投資業績不佳難以吸引投資者,壽險低迷,保費增速放緩,退保率驟增,全年退保金累計比上年大幅增加近二成。

六、房價先抑後揚樓市蠢蠢欲動

經過一年的調控,2012年的房價先抑後揚:1-11月,全國300個城市住宅用地推出及成交量同比分別下降20%和26%,但從下半年房價開始上漲,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更是傳來了“暴漲”、“倒房號”、“搶房”等聲音,樓市複蘇行情蠢蠢欲動。

七、藝術品投資降溫另類理財開始分化

2012年,文交所整頓、畫廊低迷、流拍頻現,藝術品投資持續降溫,很多拍賣公司的成交額不到上年的一半。同時,紅酒投資、幣卡收藏、珠寶玉石等另類投資開始分化。

八、上漲約50% 農產品引領大宗商品市場

過去10年裏,鐵礦石、銅、黃金均占據過大宗商品年度表現榜首。然而在2012年,金屬的榜首位置卻已被一種有些乏味的商品取代:紅茶,其批發價格全年已上漲約50%。不單單是紅茶,整個2012年都是農產品年,小麥上漲近30%,大豆與玉米價格也紛紛走高。

九、影子銀行規模30萬億賬外資金存款何時了

經濟低迷,卻火了影子銀行。2012年,影子銀行快速膨脹,規模達到近30萬億元。然而,2012年接連爆出的理財產品違約事件、民間融資高利貸崩盤案件以及金融創新與分業監管的脫節,都顯示影子銀行的風險在加大。

十、連續20天觸及漲停人民幣彙率持續走高

2012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上漲122個基點,升幅為0.19%。尤其進入2012年11月份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彙率一路上揚,連續20個交易日觸及漲停板。此外,2012年人民幣兌歐元、日元、英鎊、加元等外幣保持升值趨勢,對港元、澳元、韓元則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