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花槍(2 / 2)

好像是什麼將領的那一種,可惜,這玩意對我沒什麼用,一伸手扔早一邊,心裏頭,卻又打起鼓來。

這種地方,怎麼會有頭盔呢?難不成,有人在這裏打過仗?想到此處,頓時覺得有些好奇,轉過頭來在附近搜羅了一下,還真給我找到一根棍子一樣的東西,黑色的,上麵長滿了青苔。

這玩意,看起來,像是什麼藤蔓做的,看兩頭兒,好像有什麼鐵器箍在上頭,但是,年頭太久,兩側的東西已經沒了,憑我對古代的兵器的了解,這應該,是一隻花槍的殘骸。

所謂的花槍,並不是戲台上的那種花槍,在過去,正兒八經的大槍都是很長的,動不動就有兩三米,那個時候,比較短的,就像是現今的武術比賽上麵用的那種比齊眉棍長一點的槍,就叫花槍。

因為,古代的戰爭裏頭,騎兵的作用比較突出,所以,動不動就丈八蛇矛那一種。

花槍,在當時應該算是非主流的一種兵器,不過,這樣的兵器有它的優點,那就是靈動,拳諺上說:“刀如猛虎,劍若飛鳳,槍似遊龍棍若雨”,所謂的“搶出如龍”,形容的,就是這種兵器的神出鬼沒。

也是為了突出這種靈動的特性,一般,花槍的重量都要嚴格控製,在古代,有用鐵槍的,但是,絕大多數人用的都是藤槍,經過特殊加工的藤蔓,可比,現在比較流行的白蠟杆好用多了,不僅韌性好,而且,更耐腐蝕。就比如眼前這個,槍頭兒都爛沒了,槍柄卻還在。

正好少個拐棍,索性將這東西擒在手中,拄著拐棍一瘸一拐地走在冰冷的地下水裏,溜溜達達地撿了不少東西,比較多的,還是骨頭。

骨頭之中,大腿的,小腿的,胳膊的,肋骨的都是比較常見的,唯獨一個沒找到的,是頭骨,找了很長時間,真的一個都沒有找到過,要是這麼看,這底下的骨骸,就不是作戰的過程中戰死的人了,他們,極有可能是被人砍了腦袋拋下來的。

可拋下來做什麼呢?祭祀麼?這個,好像說不通,因為,按照中國傳統的祭祀方式,祭祀用的,最主要的東西,就是這個腦袋。

你看,大型的儀式裏頭,香案上,放著的,都是豬頭,羊頭,馬頭。

這三種東西,合起來叫三牲,是大型祭祀的標配。

當然了,比這更高端的,是用人頭祭祀,比這低端的,還有用來替代人頭的饅頭和水果,這樣的風俗,都是有寓意有來源的,因為,頭這個位置,在任何生物的身體之中,都是最尊貴的,用頭來祭祀,是最起碼的禮節,不信的話,你可以留意一下,什麼時候,用來祭祀的香案上擺著半扇豬肉或是一堆的雞屁股來著?據我所知,這個,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