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以宗教人物的表現來判斷兩本書是在黑誰吹誰的話,剛才的說法是有一定依據的,西遊記裏,道家裏頭出來的,最牛的人物應該就是老君了,似乎,表現平平。封神裏,出現的,佛教裏頭最牛的人物,資曆最高的是燃燈,影響最大的是釋迦摩尼,釋迦摩尼在書中表現出來的是哪個?多寶道人,就是老子“化胡為道”那個,他的表現,在反麵人物裏算是比較牛逼的,但是,程度也很有限。
說到這裏,有人會問,釋迦牟尼那麼牛逼,為啥不是“西方接引道人”呢?道理很簡單,那個西方接引道人的原型,是“接引佛”,理由很多,也有很多人論證過了,我就不廢話。
從個人的觀點來說,客觀點看兩部,其實並不覺得是真的在吹誰黑誰,《西遊記》裏,對觀音菩薩的尊奉是很明顯的,這跟唐玄奘的個人經曆有關,曆史上,是真有三藏法師這個人的,他的個人成就很大,取經的事兒,也有,據說的他在取經的路上,遇到過不少艱難險阻,在沙漠裏頭要曬死了,念誦觀音的法號祈求幫助,結果就下雨了,遇上土匪打劫,念誦觀音的法號觀音就把他放了,在他的眼裏,觀世音菩薩就是他的救星,以他為主線寫的《西遊記》肯定會帶一點這樣的痕跡的。
從另一個方麵說,唐僧取經,取來的都是梵文的經卷,要度化世人,這種外語的經典是不行的,他把經書取來之後,剩下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翻譯,翻譯出來的經卷裏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就是《心經》,《心經》是縮寫,它的全名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你可能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是,裏麵的內容肯定聽過:“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 ,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有印象了吧,雖然這經文的篇幅相當短,但是,很客觀地講這是佛教最有影響力的經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