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之後,菩提達摩“一葦渡江”的故事也流傳得越來越廣,據說,少林寺裏還有一座記載著此事的黑色的石碑呢,具體是個什麼樣子我也沒見過,隻是聽說而已。
我記得這個故事是我在上高中的時候跟一個語文老師閑聊的時候聽說的,究竟是怎麼將話題扯到那上麵的我也記不清楚了,可讓我對這個達摩祖師的印象加深不少的一件事,還是當年在畫報上麵看到的一個小故事。
那畫報挺高端的,這種妖魔鬼怪一類的事情很少出現,可那次不同,上麵出了一個文章,就是研究一個禪宗領袖的,上麵的標題是什麼我不記得了,反正,爭論的核心就是關於一個和尚的“金身坐像”的。
這個和尚,法號叫慧能,應該是禪宗六祖,也就是菩提達摩的徒弟的徒弟的徒弟的徒弟的徒弟,關於此人的傳奇故事,其實是非常多的,即便你不是佛教的信徒也應該聽過他當年寫的一首詩。
傳聞中,這六祖慧能,原本是個火工頭陀,就是一個打雜做飯的和尚,在寺廟裏頭,屬於那種文化水平比較低,身份地位相當低,曝光幾率特別低的一類人。
而他的師傅,禪宗五祖弘忍,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得道高僧,手底下的那徒弟什麼的,多了去了,沒事兒就做大型講座,每次都是座無虛席。
說有一次,這五祖弘忍就給徒弟們上課,他叫來這徒弟裏頭最出色的一個讓他寫首詩表達一下自己對修行的看法,因為這人的表現一直很優異,大家都認為這人是五祖弘忍的衣缽弟子,那人也不負眾望,拿著毛筆就在寺院的牆上寫了一首詩,具體來說,二十來個字:“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首詩並不難理解,就是裏頭借用的佛教的典故多了一點,大體上來說,就像是一個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的好和尚在跟自己的師傅表決心似的。
大家都明白這是啥意思,當時就拍巴掌跺腳齊聲頌揚,可眾人在這裏一通熱捧的同時,這六祖慧能正好路過,他級別低,沒資格在這裏頭聽課,一邊挑水一邊歪著脖子瞅了一眼那牆上的字,突然笑了,隨後,這貨走過來,拿著毛筆在牆上歪歪扭扭地寫了另一首詩。
這首詩,流傳極廣,很多人都能背誦上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等這幾個字寫完,六祖慧能恭恭敬敬地將毛筆放下,自己挑著水走了。再看那些和尚,麵麵相覷全都無話可說,因為,這些禪門弟子都能看出來,這首詩裏頭表現出來的,是慧能對這禪宗教義的領悟,也不得不承認,他現在的體悟要比在座的諸位師兄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