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達摩(2 / 2)

再看這院子裏頭唯一的一棟建築,也就是一個看起來一點都不高檔的十分死板的二層小樓,驀地覺得有些小淒涼,雖然說,文物部門一直是比較不受重視的機構,但是,好歹也是市一級的單位,弄到這鳥不拉屎的小地方不說,怎麼還弄得如此寒酸呢?

可跟在老頭兒的身後進了那個小樓以後,我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雖然這裏頭擺著一些仿得很真的假的文物,但是,在櫥窗裏頭隨便放著的幾件東西都是實打實的好貨色,這玩意就是不能出手,要不然,光那一大一小的唐三彩就是價值不菲的東西。

我看著這些東西,不知不覺就被吸引住了,瞠目結舌地一件件掃過去,竟然忘了自己是來幹什麼的,正對著牆上掛著的四幅叫不出名字的圖畫怔怔出神呢,那老頭兒卻敲敲自己辦公室的門笑著說:“誒誒誒,你小子瞅什麼呢?那上麵畫的,是菩提達摩一葦渡江的故事,跟你們這些學道的人完全不是一回事的!”

“哦,這樣啊。”聽他說完,我 又多看了兩眼,看那畫麵上,一個留著個西瓜頭身上係著一根麻繩流浪漢模樣的人正站在江邊一籌莫展,還真看不出,這貨就是大名鼎鼎的達摩祖師啊......

作為在國內影響最為深遠的“禪宗初祖”,達摩祖師的很多主張和觀點都備受推崇,這其中,“一念成佛”的說法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要知道,佛家是講求功德果報的,這點跟道家的書法大體相同,也就是說,在那些和尚看來,你現在在做什麼,你將來會成為什麼,這些前世今生的事情都是有根據的,你現在多吃苦,多積累功德,那,以後得以超脫的機會就越大,其實,這是最典型的自我麻痹的心理,於根本上說,跟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的精神勝利法沒什麼區別,說白了,就是給那些遭受了不公平待遇的人一點心理安慰。

可在這古傳教義傳來傳去傳了幾百年之後,出現了菩提達摩這麼一個人,這貨像個苦行僧似的遊曆四方,深知佛法奧義,在少林寺的山洞裏頭不吃不喝坐了幾個月後終於大徹大悟,不僅將自己的影子留在了石壁之上,還開創了影響中華民族上千年的禪宗一脈。

禪宗和什麼天台宗、華嚴宗、甚至東密藏密這種佛教流派有所不同,不重形式,最重修心,他們認為,當一個人的精神境界達到了要求,那, 這個人就可以成佛了,至於他前世今生究竟做了哪些事情,那個都在其次,說句良心話,這種觀念大大地降低了一個平民修成正果的門檻,因此,在中原地區迅速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