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 坑洞(1 / 2)

說是鬧鬼,其實也沒有鬼,他們所說的那隻鬼不過是個幹屍而已。

說起這事兒還挺有意思。

鬧鬼的事兒發生在那一年的開春。那時候,正是鳥雀打食兒的好季節,一到周六周日,總會有一大堆十來歲的小屁孩兒成群結隊地去打鳥。

前麵說了,我小的時候已經不讓用氣槍了,彈弓純扯淡,而現在最常用的那種捕鳥用的粘網也沒有現在這麼普及。要打鳥,我們用的最多的還是那種兩條粗鐵絲外加一副彈簧弄出的“夾子”。

在北方,“夾子”這種最基本的“機關”很常見,因為可以上誘餌,所以,打鳥打老鼠打黃鼠狼都有用這個的。

安置好的夾子就像一張大嘴,上下兩條半月形的鐵梁護著中間的一根“舌頭”,“舌頭”上鉗著誘餌,輕輕觸碰一下就會觸發機關讓那兩道橫梁死死咬住。

打鳥比打老鼠要麻煩,因為,那些鳥雀要比老鼠更精明,這些小家夥一見到誘餌上的鐵器立刻飛出老遠,碰都不碰一下的。

所以,要用夾子打鳥,除了正確的時機和正確的地點以外,必須要有一手“消夾子”的好手藝。

“消”是藏起來的意思,屬方言,顧名思義,“消夾子”就是將夾子藏起來的一套特殊方法。

實際上,要將這麼個東西藏起來,並不容易,通常要小心得很。因為那觸發機關的“舌頭”特別靈敏,稍一受力就會“啪”地一下夾在一起,弄不好,還要打到手。

我們用的方法,一般是用土埋,用弓形的橫梁將土壤刨出一個洞來,再將夾子藏在翻出來的相對濕潤的土壤之間。

根據土壤覆蓋的程度不同,埋這東西又能分出“活夾”和“死夾”兩種。

“活夾”埋得很粗糙,就是將那東西的底座兒埋在土裏,土壤外頭有上麵的一根橫梁和支撐舌頭的一根棍子露在外麵,這種東西比較明顯,打老鼠的時候最常用,可要打那吃糧食的鳥雀,往往埋成“死夾”才可以。

“死夾”和“活夾”對應,是一種將整個夾子都埋進土裏的辦法,通常這種埋法隻露出一個做誘餌的蟲子或穀穗兒在外麵,一旦被路過的鳥雀看到,打到獵物的成功率相當地高。

但是,說起來容易,實際上埋這種夾子需要很多技巧,放置夾子的地方也有很多講究,那時候,田間地頭,小麥地裏,河邊樹林一類的地方都有我們放置夾子的痕跡。

不過,人們最愛去的地方,還是山上。

因為山上的草比較多,散落在草叢裏的草籽又是那些鳥雀最愛吃的東西,春秋季節,自然是鳥雀彙集之地,正因如此,在山間墳頭埋夾子也成了大人小孩之間約定俗成的事情。

前麵說了,那山丘其實就是大大小小的土坡,上麵的墳丘也什麼年代的都有,年代古老的,早就平了,誰也搞不清楚哪個土丘下麵藏著棺材,哪個下麵又是實心的土層。

出於謹慎,在埋夾子的時候我們都很謹慎,生怕一不小心刨出一塊死人骨頭來,可就是這樣,還是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