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就這樣不知不覺在我們同親朋好友的相聚中,在我們忙忙碌碌的勞累中無聲無息地從我們身邊溜走了。歲月的年輪又在母親的額頭深深地刻下一刀。
母親已八十六歲了,身體已不如從前。給我們的似乎隻能是那些絮絮叨叨的在我們看來是多餘的叮囑和那些講了百遍的陳年往事,大多時候為了討母親歡喜,我在敷衍。母親天天幫我們拖地,擦桌子,切菜,洗碗,仿佛盡一切所能討我們高興。有時我實在不忍心,就對她說:“您不用幹了,我們幹就行!”母親卻說:“我知道你嫌我不中用了,待奉不了你。”我的心猛地揪了一下,母親憑什麼為我們操勞了一生,人老了還要看我們的臉色生活。望著母親那迷惘的眼神,我無語。半響我回道:“那您就幹吧!”轉過身我已淚眼朦朧。每每我有事不在家,吃飯時母親總是問我愛人,“他怎麼不回來吃飯?”平時遇到可口的飯菜,母親也總是讓我和愛人多吃,在母親眼裏,我們似乎是永遠都長大不的孩子。
母親一直生活在農村,隻是兩年前才來和我們住在一起,加之我身體不太好,母親平時總是小心意意地和我們相處,盡管我和愛人都很盡心。母親一生勤勞,一生要強,任何生活的風風雨雨都不會擊倒她,“知母莫如兒”,我能看出老人心中的那份苦,那份對老家的難舍和“寄人籬下”的無耐。
春節前,母親心情格外好。剛進臘月,她就開始打掃房間,叮囑我們買這買那。還時常問我在北京工作的兒子啥時放假回來,幾個姐姐有沒有打電話,什麼時候回來,那是老人盼著子女們回家,幾個姐姐也總有忙不完的事。
春節後家人團聚,母親特別開心,心裏樂開了花。飯後聊天,母親又說起了從前,幾個姐姐抱怨當初家裏的貧窮,生活的艱難,她們為家庭的付出,母親低下來,難難地說:“是,是,是”,看到母親那難為情的樣子,我忍不住笑著說:“家裏再窮,父母也把我們養大,供出來了,人無法選擇家庭出身,生活是靠自己奮鬥打拚出來的,但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他們不期望你的回報,隻希望你能平安”。
人到中年,我愈發理解母親的艱辛與偉大,對母親多了份依戀。假期結束了,吃過早飯,我們該上班了,母親又開始了她嶄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