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背得快記得牢
治教經驗
作者:李書芳
背誦是記憶之母,是學習的最基本“硬件”之一。怎樣才能背得快,記得牢呢?
一、背誦要明確任務
許多學生在背誦一個材料的時候,拿起來就背,至於背到什麼程度,多長時間背完,都沒有想法。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的行動有了明確的任務時,就能把行動與任務不斷加以對照,進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動速度與任務之間的距離,人們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才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完成任務。因此,要想背誦效果好,在背誦之初就要規定背誦的任務,比如在多長時間內背完多少內容,這樣帶著任務背誦,效果才會好。
二、背誦要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真正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牢固。歌德說得好:“你所不理解的東西是你無法占有的。”心理學家認為,記憶有兩個條件:一是在大腦中建立聯係或產生聯想,達到理解。理解了才能記得牢固,因為理解的實質是建立起各知識點的廣泛聯係。理解後,在記憶時就可“順藤摸瓜”,由此及彼,記憶的效果自然就會好很多。
三、背誦要科學地選擇時間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會選擇時間就是節省時間。”清晨6~7點是記憶的理想時間。這時人經過一夜的休息,大腦不受“前攝抑製”的幹擾,即沒有任何記憶幹擾,特別清醒,精力充沛,處於最佳的記憶狀態。當然,背誦的時間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同學習慣晚上背書,這也是可以的。晚上,特別是夜深人靜時,背誦效果也比較好。研究表明,每天的6~7、8~10、18~20、22~23時是一天當中四個記憶的高潮。同學們不妨回憶一下,晚上學習到9點前後,是不是常常感到頭昏腦漲?可一進寢室就來了精神。這說明臨睡之前大腦會再度興奮,形成第四個記憶高潮。此時腦細胞活力強,記憶中樞敏感,是記憶的黃金時段。
四、背誦要及時複習鞏固
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後慢,特別是識記後48時以內遺忘率最高,以後逐漸減慢。到後來相當長時間幾乎都不會再遺忘。根據這一規律,剛背誦的東西就要“趁熱打鐵”及時複習。“重複是記憶之母”。背會的東西必須當天複習,且在以後的一個星期內每天複背一次,再後來每周六和周日再次記憶。再以後一個月複背一次。這樣經常溫習複背就能形成永久記憶。複習的方式最好是默寫,如果隻會背不會默寫,就沒有起到背的作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海縣橫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