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盜版(2 / 2)

葉清溪點了點頭,李世堂這麼說,無非是要斷了對方的生意,可如此,卻也必然使得自家的生意受到影響:“李先生這麼想,也是個法子,隻是我還有個法子,不知是否合適。”

“姑娘請講。”李世堂愈發正襟危坐。

“既然他們喜歡模仿,那就讓他們模仿好了,”葉清溪斟酌了一下語言,淡淡地道,“前次咱們不是從安西都護府購了一批成色不錯的皮毛嗎?正好可以用來做冬衣,既雍容華貴,又大方得體。”

李世堂一時間有些拿捏不準葉清溪的意思,暗自思量好一會兒,才恍然大悟地道:“在下明白姑娘的意思了,這衣裳的樣式可以模仿,但若在衣飾上加些貴重之物,自然就不好仿了,就算真的有人要仿製,那也隻會落得上不成、下不就的下場。姑娘聰慧,這可是個好法子,隻是那畢竟是冬衣,咱們難道就不做秋衫了?”

“秋衫自然是要做的,隻是略微早些將冬衣的樣式透露出去,也好叫大戶人家的夫人、小姐們早些尋思著如何采購,”葉清溪挑了挑眉,又想到另一個法子來,“至於秋裝,我記得前次出門,見到有人肩上披戴著披帛,瞧著挺不錯的,我先回去尋思一下,畫幾個花樣給你,今年咱們就主要做這個了。”

葉清溪前世就覺得披肩很好看,當時有朋友開玩笑,說這玩意兒在唐朝的時候就很流行,隻是樣式和長度上和現代的披風有所不同罷了,顯然古代人的審美很多時候是和現代人一致的。

不過來了三年,葉清溪也並未見到這股風氣吹起來,隻偶然才能見到這種在這裏叫做“披帛”的東西,心中便想著,既然是符合大眾審美的,那麼就應該能流行起來,倒不如她先來點一把火,沒準還能小小地盈利一把呢。

李世堂則是一直都很尊重、也很相信葉清溪的眼光,聞言頓時眼前一亮:“在下知道了。”

“這披帛看似無關緊要,卻需要與衣飾相搭配,且貴在精致,等我將顏色、花樣定下來了,你再著手去做秋衫,至於披帛的製作,可以交給繡工精湛的繡坊去做。”葉清溪又交代了一句。

李世堂知曉這是為了防止披帛的事再被人模仿了去,便點頭應是:“在下省得。”

說完了正事兒,葉清溪又道:“我趁著這次機會,將放在鈺清庵裏的賬簿全都取了出來,還要請你幫我處理了,另外撰寫幾本賬簿,就按照最開始那家豆腐鋪子的情況來寫,時間便定在三年前,隻是記住,一定要是嶄新的紙張來撰寫,更不可直接用了從前的賬簿。”

既然楚洛淵身邊的人能扮成小廝混進趙府的客房,那麼李世堂也就應該能夠做到,李世堂略一思索,便也答應了:“姑娘放心便是,今晚便能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