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優點,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承認對方的重要性,並由衷地表達出來,就會使你得到他(她)的友誼。
聞名世界的“玫琳凱化妝品公司”創辦人玫琳凱女士,曾講過一個故事:
多年前,她開著一輛破舊的汽車,去福特汽車的展示中心,因她手頭上有錢,想買一部黑白相間的新轎車。進了福特公司,業務員看著她開著老舊的車子,斷定她買不起新車,所以就沒把她當一回事。
那天,正好是午餐時間,業務員說,他要趕著去赴午餐約會,就托詞先走了。
由於玫琳凱女士急著購買新車,所以想見業務經理,可業務經理也不在,下午一點才會回來。
無奈的玫琳凱隻好悻悻地逛到對麵街MerCury的汽車展示中心。
該中心正展示一款黃色轎車,盡管玫琳凱很喜歡,但價錢卻遠遠超過她原來的預算。但那業務員的談吐十分殷勤和誠懇。在閑聊時,玫琳凱說,因為當天是她的生日,想買部車送自己當生日禮物。
後來,業務員禮貌地說他有點事,請求告退1分鍾,隨即回來。
不料15分鍾後,秘書小姐帶來一打鮮豔的玫瑰花,業務員微笑著把整束玫瑰送給玫琳凱女士,祝她“生日快樂!”“天啊!”玫琳凱說當時她真的“太驚喜、太意外”了!後來,她還是買了那輛大大超過預算的黃色轎車。
假如我們是如此自私,一心隻想得到回報,那麼我們就不會給人任何快樂,不會給人任何真誠的讚美。假如我們的氣度如此狹隘,那我們隻會遭到應有的失敗,而不會有任何成功和幸福。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每個人的潛意識裏都有想成為重要人物的願望。但在生活中,我們聽到最多的是“你算老幾”、“你算個什麼東西”、“你說的話分文不值”、“你不過是個普通人”等這樣的粗話。之所以要如此對待他人,傷害他人想成為重要人物的想法,是因為他看到別人尤其是那些似乎無關輕重的“小人物”時,總是在想:他對我來說無所謂,他不能替我做什麼,因此他不重要。
事實上,每個人,不管他的身份多麼微不足道,地位多麼低下,薪水少得屈指可數,他對你都很重要。道理很簡單,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當他意識到他對你很重要時,他就會更加賣力,對你會加倍地友好。
有位公共汽車司機,是個脾氣異常暴躁的大老粗,曾經幾十次、幾百次地甩下再有兩秒鍾就可以趕上的乘客,所以,口碑極差。但是,他卻又對一位跟他無親無故的乘客特別關照,不管多晚,這位司機一定會等他上車。為什麼呢?就因為這位乘客想辦法使司機覺得自己很重要。那位乘客每天早上一上車都會跟司機打個招呼:“早上好,先生。”有時他會坐在司機旁邊,跟他說些無關痛癢卻很中聽的話語,例如:你開車的責任很重呢!你開車的技術很好!你每天都在擁擠不堪的馬路上開車,真有耐心!真了不起!等等。於是,這位司機就飄飄欲仙,想成為一個重要人物的願望得到了較大的滿足,對那位說他好話的乘客自然就另眼看待了。
如果你能像那位乘客一樣,滿足周圍人想成為一個重要人物的願望,並且長期地堅持下去的話,你就會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成功人生。如果你是位老師,你的學生就會主動地學習;如果你是個銷售商,顧客會向你買更多的東西;如果你是個老板,你的員工會更加努力工作;如果你是個員工,老板也會更多地照顧你。
在社交行為中,有一條至為重要的法則,如果我們遵守它,將會得到無數的朋友,獲得無窮無盡的快樂,如果我們違背這條原則,就會招致各種挫折。這條法則是:“永遠尊重別人,使對方獲得尊重感。”